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顺康雍乾题画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2-24页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第12-14页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4-22页
    三 本文的研究意图及研究方法第22-23页
    四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第23-24页
第一章 题画词的产生与清代以前题画词的发展轨迹第24-83页
    第一节 题画诗发展概述第24-29页
        一 先秦两汉:题画诗的孕育萌芽第25页
        二 六朝:题画诗的正式产生第25-26页
        三 唐代:题画诗的完备成熟第26-27页
        四 宋元:题画诗的全面发展第27-28页
        五 明清:题画诗的再焕异彩第28-29页
    第二节 题画词兴起和宋代对题画词发展的奠基性影响(附论金代题画词)第29-55页
        一 苏轼“以诗为词”开启题画词的吟咏之风第30-35页
        二 南宋爱国词人题画词中的悲愤、隐逸之情第35-39页
        三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情感表达的净化和拓展第39-50页
        四 风雅词人对题画词艺术水平的提升第50-54页
        五 附论:东坡词范式影响下的金代题画词第54-55页
    第三节 词、画通融与元代题画词的新变第55-64页
        一 同题集咏成为元代题画词的重要要创作方式第56-57页
        二 元代题画词体现出鲜明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第57-60页
        三 画家题画词的创作成为元代题画词的新亮点第60-62页
        四 元代题画词文化内涵的深层意蕴凸显道家思想的文化底色第62-64页
    第四节 明词中衰背景下的明代题画词第64-83页
        一 雅的品味:明代题画词的主流审美趣味第65-68页
        二 艳的情思:明代题人物画词回归艳情的题材取向第68-72页
        三 曲化俗化:明中叶以来题画词的发展趋向第72-75页
        四 区域辐射:江浙地区对明代题画词的辐射和带动第75-83页
第二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占籍情况和题画词数的统计分析第83-103页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人的占籍分析第83-93页
        一 从省区的角度考察第88-89页
        二 从府区的角度考察第89-93页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数量统计第93-103页
        一 创作数量统计第93-96页
        二 被题咏的画家第96-99页
        三 被题咏的画作第99-103页
第三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生态第103-138页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的社会氛围第103-118页
        一 帝王权贵对绘事的爱好和倡导第103-106页
        二 文化专制统治下的画隐和娱画第106-108页
        三 西画东渐背景下的渗透和新变第108-110页
        四 文人画的极度发达与高度成熟第110-113页
        五 清代文人对绘事的爱好与参与第113-118页
    第二节 稽古右文、朴学兴盛下的文艺创作环境第118-127页
        一 清代学术对绘画实践的影响第119-120页
        二 清代学术对绘画鉴藏的影响第120-122页
        三 清代学术对绘画理论的影响第122-123页
        四 清代学术对绘画主体的影响第123-127页
    第三节 士人交往频繁的群体品题风尚第127-138页
        一 品题风尚的盛行第128-130页
        二 文人与画家的交往第130-138页
第四章 顺康雍乾画词的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第138-157页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类型第138-143页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题材消长第138-140页
        二 顺康雍乾时期写真及其题咏勃兴原因探讨第140-143页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创作机制第143-157页
        一 画家自题画词第144-147页
        二 文人唱和中的题画词第147-154页
        三 顺康雍乾题画词创作机制的特征第154-157页
第五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交第157-217页
    第一节 表现社会性情感功能的开拓第157-171页
        一 陵谷变迁的感愤第158-162页
        二 民生疾苦的同情第162-165页
        三 忠孝节义的表彰第165-170页
        四 世态人情的针砭第170-171页
    第二节 表现个体性情感功能的拓宽第171-193页
        一 人伦亲情的讴歌第172-176页
        二 爱恨情愁的咏叹第176-181页
        三 友情乡思的眷念第181-186页
        四 胸怀心志的披露第186-193页
    第三节 审视女性问题的新视野第193-205页
        一 才艺品节的称扬第194-196页
        二 不幸遭遇的同情第196-204页
        三 悲剧命运的思考第204-205页
    第四节 学术文化倾向和理论思辨色彩第205-217页
        一 文化生活的再现第206-209页
        二 儒佛哲理的探讨第209-215页
        三 艺术理论的阐释第215-217页
第六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创变第217-254页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体制创新第217-231页
        一 缘题赋词的选调特征第217-219页
        二 联章组词的容量扩充第219-223页
        三 精撰词序的体制完善第223-228页
        四 集句成词的体制探索第228-231页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山水画词与花鸟画词的艺术创变第231-242页
        一 意象体系的丰富发展第231-235页
        二 由画到词的倾向增强第235-239页
        三 融学入词的发展趋势第239-242页
    第三节 顺康雍乾题人物画词的艺术创变第242-254页
        一 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第242-246页
        二 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创变第246-252页
        三 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创变的原因第252-254页
第七章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学及文化意义第254-271页
    第一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词史意义第254-262页
        一 拓展词的题材内涵第254-257页
        二 深化词的艺术表现第257-259页
        三 促进词学群体的形成第259-262页
    第二节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化意义第262-271页
        一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艺术审美意义第262-266页
        二 顺康雍乾题画词的文献考索意义第266-271页
结语第271-274页
附录一 本文参考图版第274-293页
附录二 元代题画词文献考述第293-296页
附录三 明代题画词文献考述第296-304页
附录四 顺康雍乾题画词辑补第304-317页
参考文献第317-32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328-329页
致谢第329页

论文共3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保大厦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团队创造力对主流与新流创新绩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