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4.1 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概述 | 第19-24页 |
2.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 第19页 |
2.1.2 心理疏导 | 第19-20页 |
2.2 心理疏导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 第20-22页 |
2.2.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的目标相同 | 第20-21页 |
2.2.2 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互相促进 | 第21-22页 |
2.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2.3.1 解决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需要 | 第22页 |
2.3.2 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 第22-24页 |
3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主要功能与主要方法 | 第24-28页 |
3.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主要功能 | 第24-25页 |
3.1.1 缓解民警心理压力 | 第24页 |
3.1.2 实施民警心理障碍干预 | 第24页 |
3.1.3 增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 第24-25页 |
3.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主要方法 | 第25-28页 |
3.2.1 认知疏导法 | 第25页 |
3.2.2 宣泄疏导法 | 第25-26页 |
3.2.3 互动疏导法 | 第26页 |
3.2.4 渗透疏导法 | 第26-28页 |
4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4.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4.1.1 公安民警对心理疏导重视不够 | 第28-29页 |
4.1.2 公安机关的心理疏导能力有待提高 | 第29页 |
4.1.3 公安机关心理疏导的载体太少 | 第29-30页 |
4.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4.2.1 公安民警对心理疏导的认识不到位 | 第30-31页 |
4.2.2 公安机关提升心理疏导能力的动力不足 | 第31页 |
4.2.3 公安机关在心理疏导载体建设上投入不够 | 第31-32页 |
5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主要原则与具体路径 | 第32-38页 |
5.1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主要原则 | 第32-34页 |
5.1.1 科学性原则 | 第32页 |
5.1.2 尊重性原则 | 第32-33页 |
5.1.3 差异性原则 | 第33页 |
5.1.4 预防性原则 | 第33-34页 |
5.2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具体路径 | 第34-38页 |
5.2.1 增强公安民警对心理疏导的科学认识 | 第34-35页 |
5.2.2 加强心理疏导队伍建设 | 第35页 |
5.2.3 不断完善心理疏导的载体 | 第35-36页 |
5.2.4 构建公安机关、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心理疏导模式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A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