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1.2.1 国际背景第9-10页
        1.2.2 国内背景第10页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0-11页
        1.3.1 实践调研第10页
        1.3.2 文献分析第10页
        1.3.3 比较研究第10-11页
    1.4 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二章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第12-18页
    2.1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2.1.1 环境资源价值学理论第12页
        2.1.2 经济学理论第12页
        2.1.3 法学理论第12-13页
    2.2 国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第13-15页
        2.2.1 初步探索期第13-14页
        2.2.2 全面推广期第14-15页
    2.3 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的历程第15-18页
        2.3.1 初步尝试阶段(1987年-2000年)第15页
        2.3.2 探索实践阶段(2001年-2006年)第15-16页
        2.3.3 试点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第16-18页
第三章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现状第18-35页
    3.1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概况第18-19页
    3.2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具体情况第19-35页
        3.2.1 政策技术文件第19-21页
        3.2.2 机构人员管理第21页
        3.2.3 核定分配制度第21-24页
        3.2.4 储备与出让管理第24-26页
        3.2.5 价格制定第26-32页
        3.2.6 监管体系第32页
        3.2.7 交易方式与程序第32-35页
第四章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和交易工作亮点第35-39页
    4.1 政策构建完善,别具特色第35-36页
        4.1.1 政策体系较为完善第35页
        4.1.2 注重环保调控第35页
        4.1.3 统筹全省工作第35页
        4.1.4 开发金融属性第35-36页
    4.2 初步形成“互联网+排污权交易”的工作模式第36-37页
        4.2.1 “互联网+交易”,实现交易便捷高效第36页
        4.2.2 “互联网+信息”,推动交易公平公开第36-37页
        4.2.3 “互联网+信贷”,助力金融属性开发第37页
        4.2.4 “互联网+管理”,提升环保监管能力第37页
    4.3 组织架构形成“三位一体”模式第37页
    4.4 二级市场交易相对活跃第37-38页
    4.5 开展宣传培训,成效明显第38-39页
        4.5.1 开展政策宣传第38页
        4.5.2 加大业务培训第38-39页
第五章 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存在的问题第39-45页
    5.1 缺乏国家上位法的支撑第39页
    5.2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第39-40页
        5.2.1 县(区)级排污权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不足第39-40页
        5.2.2 排污权工作基层队伍流动性大第40页
        5.2.3 地市建议要明晰权责,做好与机关相关处(科)室的沟通第40页
    5.3 排污权核定指标分配存在问题第40-41页
        5.3.1 核权、审批、监管有些脱节第41页
        5.3.2 环评批复与企业现状不符等历史遗留问题第41页
    5.4 现行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第41-42页
        5.4.1 排污权核定尺度不一第41页
        5.4.2 监测技术落后与事后监管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5.5 宣传培训不到位第42-43页
    5.6 排污权数据平台多而杂,信息交互不及时第43页
    5.7 排污权交易的资金管理不善第43-45页
        5.7.1 部分企业未按合同规定及时缴费第43-44页
        5.7.2 政府排污权收入未能有效运用于减排项目第44-45页
第六章 完善福建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议第45-49页
    6.1 进一步健全排污权相关法律法规第45页
        6.1.1 加快推进排污权立法,保障其法律地位第45页
        6.1.2 省级层面加强指导,稳步发展第45页
        6.1.3 市县层面协调配合,上下统一思想第45页
    6.2 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责任落实第45-46页
        6.2.1 明确机构职责,构建联动机制第45-46页
        6.2.2 明确机构编制,推行第三方机构核量第46页
        6.2.3 建立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第46页
    6.3 进一步引入有效机制活跃市场第46-47页
        6.3.1 完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第46页
        6.3.2 加大宣传,提高企业积极性第46页
        6.3.3 积极开发排污权金融属性,服务企业第46-47页
    6.4 进一步加强排污权监测监管体系第47-48页
        6.4.1 完善监管体系第47页
        6.4.2 完善监测体系第47页
        6.4.3 加强排污权交易监管力度第47页
        6.4.4 加强环保信息公开第47-48页
    6.5 进一步加强排污权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第48-49页
        6.5.1 顶层设计的衔接第48页
        6.5.2 运行机制的衔接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信息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地矿集团多元化经营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