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1.3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1 警务实战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边疆地区警务实战化研究综述 | 第16页 |
1.2.3 基本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2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9-2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边疆 | 第19页 |
2.1.2 警务 | 第19-20页 |
2.1.3 实战 | 第20页 |
2.1.4 警务实战化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2.1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为指导 | 第20-21页 |
2.2.2 借鉴军事实战化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2.2.3 构建警务实战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3-27页 |
3 当前边疆地区警务实战化现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 第27-30页 |
3.1 积极探索警务机制管理创新 | 第27页 |
3.2 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27-28页 |
3.3 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 | 第28页 |
3.4 建设区域警务合作 | 第28页 |
3.5 加强信息化警务建设 | 第28-29页 |
3.6 组织开展实战训练 | 第29页 |
3.7 加大警务装备保障 | 第29-30页 |
4 边疆地区公安机关实战化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4.1 通辽市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 | 第30-32页 |
4.1.1 对敌斗争形势依然复杂 | 第30-31页 |
4.1.2 暴恐风险增加 | 第31页 |
4.1.3 社会矛盾凸显 | 第31页 |
4.1.4 社会安全隐患重重 | 第31-32页 |
4.2 通辽市警务实战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32-38页 |
4.2.1 实战化理念方面 | 第32页 |
4.2.2 机制建设方面 | 第32-33页 |
4.2.3 科技水平落后 | 第33-35页 |
4.2.4 内部监督方面 | 第35-36页 |
4.2.5 警务保障方面 | 第36-38页 |
5 加强警务实战化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50页 |
5.1 深化实战化理念 | 第38-39页 |
5.1.1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 第38页 |
5.1.2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意识 | 第38-39页 |
5.1.3 树立效能理念 | 第39页 |
5.2 完善运行机制 | 第39-43页 |
5.2.1 进一步加强机构扁平化 | 第39-40页 |
5.2.2 建设一体化情报指挥机制 | 第40页 |
5.2.3 推进合成化专业化的实战机制建设 | 第40-42页 |
5.2.4 全面建设立体化防控 | 第42-43页 |
5.3 加强科技支撑 | 第43-45页 |
5.3.1 加快警务信息平台升级 | 第43-44页 |
5.3.2 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 | 第44页 |
5.3.3 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5.4 创新监督机制 | 第45-47页 |
5.4.1 完善监督制度 | 第46页 |
5.4.2 健全内部监督协作机制 | 第46页 |
5.4.3 构建内部大监督格局 | 第46页 |
5.4.4 坚持警务公开 | 第46-47页 |
5.5 强化警务保障建设 | 第47-50页 |
5.5.1 优化警力配置 | 第47-48页 |
5.5.2 提高教育训练水平 | 第48-49页 |
5.5.3 加强装备保障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