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1 宜居城市建设宏观背景第9-10页
        1.1.2 建设宜居城市的中观背景第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1-12页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1-12页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5.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4页
        1.5.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第二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规范指标研究与案例分析第16-29页
    2.1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规范及技术规定研究第16-21页
        2.1.1 国家级规范下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分析第16-19页
        2.1.2 地方技术管理规定下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分析第19-21页
    2.2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与案例研究第21-27页
        2.2.1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研究第21-23页
        2.2.2 案例研究第23-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9页
        2.3.1 相关文件对部分适宜性指标做出了极限界定第27页
        2.3.2 现行规范、标准存在一些不足第27页
        2.3.3 相关案例研究启示第27-29页
第三章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9-38页
    3.1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建设现状第29-32页
        3.1.1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建设的历程第29-31页
        3.1.2 温州现状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建设分析第31-32页
    3.2 温州市现状城市住区适应性指标问题分析第32-35页
        3.2.1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时间特点第32-34页
        3.2.2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空间特点第34-35页
    3.3 温州市控规中城市住区适应性指标分析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温州城市住区适应性指标调查研究第38-50页
    4.1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8-45页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及依据第38-39页
        4.1.2 评价体系构成第39-43页
        4.1.3 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构建第43-45页
    4.2 调查设计第45-46页
        4.2.1 问卷设计第45-46页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46页
    4.3 调查样本分析第46-50页
        4.3.1 城市住区样本分析第46-47页
        4.3.2 居民样本分析第47-50页
第五章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温州城市住区的适宜性指标模型与体系构建第50-64页
    5.1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模型与方法第50-52页
    5.2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第52-56页
        5.2.1 综合评价方法第52-53页
        5.2.2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分析第53-54页
        5.2.3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关联性分析第54-56页
    5.3 居民主观满意度维度的深度剖析第56-62页
        5.3.1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城市住区容积率分析第57-58页
        5.3.2 基于满意度与适应性指标分级定量的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分析第58-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64-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4-65页
    6.2 温州城市住区空间环境适宜性指标发展建议第65-67页
        6.2.1 分级定量标准一体化建议第65页
        6.2.2 城市住区档次差别化建议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第69-7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在水稻响应过量铜和甲基紫精诱导的氧化胁迫中的作用
下一篇: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温度预测及燃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