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包装机械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裹包包装机的种类及工艺介绍 | 第11-14页 |
1.3.1 裹包包装机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2 裹包机械的分类和特点 | 第12-13页 |
1.3.3 转塔间歇折叠式间歇裹包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全自动纸巾包装机机构的性能分析 | 第16-22页 |
2.1 全自动纸巾包装机组的组成及功能 | 第16-17页 |
2.1.1 折叠机的主要功能及工作流程 | 第16-17页 |
2.1.2 包装机的总体设计 | 第17页 |
2.2 全自动纸巾包装机各部分的运动规律 | 第17-18页 |
2.3 包装机热封与剔废部分及供膜系统的简单介绍 | 第18-20页 |
2.4 包装机的传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的简单介绍 | 第20-21页 |
2.4.1 包装机的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4.2 包装机控制系统的简单介绍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推纸机构的运动与分析 | 第22-33页 |
3.1 推纸机构的组成与运动原理 | 第22-23页 |
3.2 利用矩阵法求解驱动摆臂连杆机构的运动 | 第23-25页 |
3.3 驱动推板运动的连杆机构分析 | 第25-26页 |
3.4 摆杆滑块运动分析 | 第26-28页 |
3.5 推板合成运动 | 第28页 |
3.6 摆臂机构角速度确定的相关方法 | 第28-32页 |
3.6.1 Frendenstein方程推导 | 第29-30页 |
3.6.2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 第30-3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承载纸叠并辅助推板推纸的机构 | 第33-55页 |
4.1 常见的圆周转动转换为摆动机构 | 第33-39页 |
4.2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分析 | 第39-44页 |
4.2.1 凸轮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 第39-44页 |
4.3 圆柱面凸轮轮廓线的设计 | 第44-48页 |
4.3.1 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轮廓线的设计及相关公式的计算 | 第44-46页 |
4.3.2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 | 第46-48页 |
4.4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48-54页 |
4.4.1 圆柱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与最小基圆半径的关系 | 第48-50页 |
4.4.2 圆柱凸轮轮廓曲线的确定 | 第50-51页 |
4.4.3 建立圆柱凸轮实体的方法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凸轮出纸机构的分析与研究 | 第55-63页 |
5.1 常见的凸轮机构 | 第55-56页 |
5.2 凸轮出纸机构运动原理 | 第56-57页 |
5.3 出纸凸轮机构的分析 | 第57-61页 |
5.3.1 纸叠包膜,一侧端面折叠和侧面折叠段 | 第57-58页 |
5.3.2 侧面热封段 | 第58-59页 |
5.3.3 热封到推出的过渡阶段 | 第59页 |
5.3.4 推出阶段 | 第59-60页 |
5.3.5 推出到回程过渡阶段 | 第60-61页 |
5.4 凸轮压力角计算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纸巾包装机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 第63-76页 |
6.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64-65页 |
6.2 ADAMS仿真设置 | 第65-70页 |
6.2.1 导入模型并进行相关的设置 | 第65-67页 |
6.2.2 设置零件的物理特性 | 第67-68页 |
6.2.3 添加约束 | 第68-70页 |
6.3 圆柱凸轮机构的仿真计算 | 第70页 |
6.4 圆柱凸轮机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6.5 凸轮推出机构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6.6 圆柱凸轮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73-7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7 结论 | 第76-78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7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77-78页 |
8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10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