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21-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1.2.1 城市森林 | 第23-24页 |
1.2.2 城市森林健康 | 第24-27页 |
1.2.3 城市森林健康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0页 |
1.2.4 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3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4页 |
1.5 研究特色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5-40页 |
2.1 自然条件 | 第35-36页 |
2.1.1 地域范围 | 第35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35页 |
2.1.3 气候条件 | 第35页 |
2.1.4 土壤条件 | 第35-36页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6页 |
2.3 城市植被 | 第36-40页 |
2.3.1 地带性植被 | 第36-37页 |
2.3.2 城市森林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上海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40-46页 |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40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生态学意义 | 第40-45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3.2.2 群落结构指标及生态学意义 | 第41-43页 |
3.2.3 群落更新能力指标及生态学意义 | 第43-44页 |
3.2.4 土壤质量指标及生态学意义 | 第44-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上海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健康评价 | 第46-6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6-50页 |
4.1.1 样地设置 | 第46页 |
4.1.2 群落调查 | 第46-48页 |
4.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8-50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50-59页 |
4.2.1 群落类型 | 第50-51页 |
4.2.2 乔木层物种组成 | 第51-54页 |
4.2.3 群落垂直结构模式 | 第54-55页 |
4.2.4 群落水平结构 | 第55-58页 |
4.2.5 群落结构健康评价 | 第58-59页 |
4.3 讨论 | 第59-60页 |
4.3.1 上海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健康影响因素 | 第59页 |
4.3.2 基于群落结构健康评价的上海城市森林优化策略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上海城市森林群落更新能力诊断 | 第61-8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61-66页 |
5.1.1 样地选择与调查 | 第61-62页 |
5.1.2 城市化指数和距市中心距离计算 | 第62-64页 |
5.1.3 更新等级评价 | 第64-65页 |
5.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65-66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66-75页 |
5.2.1 乔木层物种组成 | 第66-67页 |
5.2.2 灌木层更新特征 | 第67-69页 |
5.2.3 草本层更新特征 | 第69-72页 |
5.2.4 群落更新等级评定与发展趋势预测 | 第72-75页 |
5.3 讨论 | 第75-79页 |
5.3.1 上海城市森林更新能力影响因素 | 第75-78页 |
5.3.2 基于更新能力诊断的上海城市森林健康优化策略 | 第78-79页 |
5.4 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上海城市森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 第81-105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81-86页 |
6.1.1 样地选择 | 第81-82页 |
6.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82-83页 |
6.1.3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第83-84页 |
6.1.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84-85页 |
6.1.5 相对生长速率 | 第85-86页 |
6.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86页 |
6.2 研究结果 | 第86-99页 |
6.2.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第86-89页 |
6.2.2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 第89-92页 |
6.2.3 土壤重金属特征与污染评价 | 第92-99页 |
6.2.4 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含量与常见树种相对生长速率的关系 | 第99页 |
6.3 讨论 | 第99-103页 |
6.3.1 上海城市森林土壤质量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 第99-103页 |
6.3.2 基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上海城市森林土壤健康优化策略 | 第103页 |
6.4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上海城市森林健康综合评价 | 第105-112页 |
7.1 研究方法 | 第105-106页 |
7.1.1 评价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第105-106页 |
7.1.2 城市森林健康综合评价分级标准 | 第106页 |
7.1.3 主要群落类型森林健康限制因子分析 | 第106页 |
7.2 研究结果 | 第106-109页 |
7.2.1 上海城市森林健康综合评价 | 第106-107页 |
7.2.2 主要群落类型健康综合评价 | 第107-109页 |
7.3 讨论 | 第109-110页 |
7.3.1 上海城市森林健康状况低下成因 | 第109页 |
7.3.2 上海城市森林健康优化策略与建议 | 第109-110页 |
7.4 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12-113页 |
8.2 不足与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5页 |
后记 | 第135-137页 |
附图 | 第137-139页 |
附表 | 第139-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