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1 危化品泄漏事故及危害 | 第11-12页 |
1.1.1 国外危化品泄漏事故及危害 | 第11页 |
1.1.2 国内危化品泄漏事故及危害 | 第11-12页 |
1.2 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法 | 第12-13页 |
1.3 吸附材料的分类 | 第13-23页 |
1.3.1 活性炭类吸附材料 | 第13-14页 |
1.3.2 无机类吸附材料 | 第14-16页 |
1.3.3 天然有机类吸附材料 | 第16-19页 |
1.3.4 合成有机类吸附材料 | 第19-23页 |
1.4 吸附机理 | 第23-24页 |
1.4.1 包藏型吸油机理 | 第23页 |
1.4.2 凝胶型吸油机理 | 第23-24页 |
1.4.3 复合型吸油机理 | 第24页 |
1.5 吸附材料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案 | 第24-29页 |
1.5.1 国内外现行吸附材料性能评价标准 | 第24-25页 |
1.5.2 文献中吸附材料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案 | 第25-29页 |
第2章 漂浮态危化品吸附材料性能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案研究 | 第29-45页 |
2.1 吸油倍率测试方案研究 | 第29-33页 |
2.1.1 吸油倍率探索实验 | 第29-32页 |
2.1.2 吸油倍率测试方案 | 第32-33页 |
2.2 吸水倍率测试方案研究 | 第33页 |
2.3 吸油速率测试方案研究 | 第33-37页 |
2.3.1 吸油速率探索实验 | 第33-35页 |
2.3.2 吸油速率测试方案 | 第35-37页 |
2.4 持油率(油水选择性)测试方案研究 | 第37-39页 |
2.4.1 持油率探索实验 | 第37-39页 |
2.4.2 持油率测试方案 | 第39页 |
2.5 重力保持率测试方案研究 | 第39-41页 |
2.5.1 毡状吸附材料重力保持率测试方案 | 第40页 |
2.5.2 非毡状吸附材料重力保持率测试方案 | 第40-41页 |
2.6 挥发速率测试方案研究 | 第41-43页 |
2.6.1 挥发速率探索实验 | 第41-43页 |
2.6.2 挥发速率测试方案 | 第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漂浮态危化品吸附材料性能测试与综合评价 | 第45-58页 |
3.1 吸附材料初次筛选性能测试结果 | 第45-49页 |
3.2 基于主因素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9-55页 |
3.2.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50-51页 |
3.2.2 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51-54页 |
3.2.3 综合评分的计算 | 第54-55页 |
3.3 吸附材料二次筛选性能测试结果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漂浮态危化品模拟筑坝拦截吸附实验 | 第58-65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58-59页 |
4.1.2 实验步骤 | 第59-61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2.1 零号柴油模拟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2.2 苯乙烯模拟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4.3 应急物资储备量的计算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溶解态危化品吸附材料性能测试与吸附规律研究 | 第65-83页 |
5.1 水中丙烯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65-72页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5-66页 |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5.2 溶解态丙烯腈吸附材料性能测试 | 第72-80页 |
5.2.1 不同类材料对水中丙烯腈吸附效果比较 | 第72-73页 |
5.2.2 加入量对水中丙烯腈吸附效果影响 | 第73-74页 |
5.2.3 水中丙烯腈吸附平衡时间考察 | 第74-75页 |
5.2.4 温度对水中丙烯腈吸附效果影响 | 第75-77页 |
5.2.5 流速对水中丙烯腈吸附效果影响 | 第77-78页 |
5.2.6 溶解态丙烯腈吸附效果影响因素比较 | 第78-80页 |
5.3 溶解态丙烯腈吸附规律研究 | 第80-81页 |
5.4 应急物资储备量的计算 | 第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