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薄壁高墩稳定性分析及横隔板设置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空心薄壁高墩概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空心薄壁高墩发展概况与实例 | 第12-14页 |
1.2.2 国外高墩发展概况与实例 | 第14-16页 |
1.3 空心薄壁高墩构造形式 | 第16-17页 |
1.3.1 桥墩形式 | 第16-17页 |
1.3.2 高墩形式 | 第17页 |
1.4 空心薄壁高墩的稳定问题 | 第17-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空心薄壁高墩稳定问题及稳定理论 | 第21-28页 |
2.1 稳定问题概述 | 第21页 |
2.2 结构稳定问题的分类 | 第21-24页 |
2.2.1 第一类稳定问题 | 第22页 |
2.2.2 第二类稳定问题 | 第22-24页 |
2.3 稳定问题的判别准则及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3.1 稳定问题的判别准则 | 第24-25页 |
2.3.2 稳定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 第25-27页 |
2.3.3 稳定性的判定指标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非线性理论及有限元实现方法 | 第28-39页 |
3.1 概述 | 第28页 |
3.2 非线性理论 | 第28-32页 |
3.2.1 材料非线性计算理论 | 第28-30页 |
3.2.2 几何非线性计算理论 | 第30-32页 |
3.3 ANSYS中非线性的实现 | 第32-37页 |
3.3.1 几何非线性的实现 | 第32-33页 |
3.3.2 材料非线性的实现 | 第33-34页 |
3.3.3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34-37页 |
3.3.4 收敛准则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空心薄壁高墩稳定性分析 | 第39-61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墩顶内力提取 | 第39-44页 |
4.2.1 工程概况 | 第39-40页 |
4.2.2 荷载取值 | 第40-43页 |
4.2.3 建立模型及墩顶内力提取 | 第43-44页 |
4.3 高墩实体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4.3.1 模型建立与单元划分 | 第44-46页 |
4.3.2 单元类型选取 | 第46页 |
4.3.3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46页 |
4.3.4 边界的约束与荷载的施加 | 第46-47页 |
4.4 空心薄壁高墩稳定性分析 | 第47-52页 |
4.4.1 空心薄壁高墩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47-49页 |
4.4.2 空心薄壁高墩第二类稳定分析 | 第49-52页 |
4.5 设计参数对空心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 第52-55页 |
4.5.1 混凝土等级对空心薄壁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2 墩身截面厚度对空心薄壁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3 墩高对空心薄壁墩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4.6 空心薄壁高墩局部稳定性分析 | 第55-59页 |
4.6.1 弹性屈曲理论下高墩局部稳定分析 | 第55-57页 |
4.6.2 考虑非线性的高墩局部稳定分析 | 第57-5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横隔板对高墩稳定性影响及其设置方法 | 第61-74页 |
5.1 概述 | 第61页 |
5.2 横隔板对空心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61-66页 |
5.2.1 是否设置横隔板对高墩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2 是否设置横隔板对高墩局部稳定性的影响 | 第62-66页 |
5.3 横隔板的设置方法优化分析 | 第66-73页 |
5.3.1 横隔板的设置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5.3.2 横隔板的宽厚比对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3 横隔板的宽高比对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