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工作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模型 | 第16-24页 |
2.1 水声信号处理仿真模型 | 第16页 |
2.2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模型 | 第16-20页 |
2.3 系统开发的硬件环境 | 第20-22页 |
2.4 系统开发的软件环境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水声对抗器材仿真技术研究 | 第24-45页 |
3.1 声诱饵信号模拟 | 第24-31页 |
3.1.1 被动式声诱饵信号模拟 | 第24-28页 |
3.1.2 主动式声诱饵信号模拟 | 第28-31页 |
3.2 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1-38页 |
3.2.1 阻塞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1-32页 |
3.2.2 瞄准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2-34页 |
3.2.3 扫频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4-35页 |
3.2.4 爆炸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5-37页 |
3.2.5 自适应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 第37-38页 |
3.3 海洋信道影响模拟 | 第38-42页 |
3.3.1 传播损失 | 第39-41页 |
3.3.2 混响信号生成 | 第41-42页 |
3.4 目标信号模拟 | 第42-44页 |
3.4.1 被动目标信号模拟 | 第42页 |
3.4.2 主动目标回波信号模拟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分析 | 第45-65页 |
4.1 常规信号处理算法 | 第45-50页 |
4.1.1 常规波束形成技术 | 第45-47页 |
4.1.2 LOFAR谱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4.1.3 DEMON谱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4.2 对抗器材对敌方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4.2.1 主动式声诱饵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4.2.2 阻塞式干扰器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2.3 爆炸式干扰器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4.3 对抗器材对敌方鱼雷被动探测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4 对抗器材对我方声纳探测性能影响分析 | 第56-64页 |
4.4.1 被动式声诱饵对我方声纳被动探测性能影响分析 | 第56-61页 |
4.4.2 阻塞式干扰器对我方声纳被动探测影响分析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机系统集成与联机测试 | 第65-80页 |
5.1 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机简介 | 第65-67页 |
5.2 系统资源配置 | 第67页 |
5.3 系统模块化程序并行实现 | 第67-74页 |
5.3.1 系统框架设计 | 第67-70页 |
5.3.2 系统通信设计 | 第70-74页 |
5.4 导调系统剧情导演及参数发布 | 第74页 |
5.5 系统仿真准确性联机测试 | 第74-79页 |
5.5.1 敌方鱼雷观察角度验证系统准确性 | 第75-77页 |
5.5.2 我方声纳观察角度验证系统准确性 | 第77-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