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索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高速光纤传输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1.2 超奈奎斯特速率光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超奈奎斯特速率光传输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8页 |
第二章 超奈奎斯特速率光传输理论 | 第28-50页 |
2.1 正交化传输系统模型与机理 | 第28-33页 |
2.1.1 正交化传输系统理论模型 | 第28-30页 |
2.1.2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 第30-32页 |
2.1.3 正交化传输系统的容量分析 | 第32-33页 |
2.2 超奈奎斯特速率传输系统模型与机理研究 | 第33-38页 |
2.2.1 超奈奎斯特速率传输发展分析 | 第33-36页 |
2.2.2 超奈奎斯特时频二维复用传输机制分析 | 第36-38页 |
2.3 数字信号处理均衡补偿研究 | 第38-46页 |
2.3.1 低复杂度码间干扰补偿机制 | 第39-41页 |
2.3.2 多二进制滤波器 | 第41-45页 |
2.3.3 基于Viterbi-Viterbi的改进相位补偿算法 | 第45-46页 |
2.4 小结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三章 超奈奎斯特速率时频单维复用光传输技术 | 第50-70页 |
3.1 基于单载波RZ-QPSK超奈奎斯特时分复用信号调制及探测机制研究 | 第50-59页 |
3.1.1 超奈奎斯特时分复用信号调制原理 | 第50-52页 |
3.1.2 基于时域MIMO的均衡解复用方案 | 第52-54页 |
3.1.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54-56页 |
3.1.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56-59页 |
3.2 基于多载波DFTS-OFDM超奈奎斯特波分复用信号调制及探测机制研究 | 第59-65页 |
3.2.1 DFTS-OFDM超奈奎斯特波分复用信号调制方案 | 第59-62页 |
3.2.2 DFTS-OFDM超奈奎斯特波分复用信号探测方案 | 第62-63页 |
3.2.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63-65页 |
3.3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第四章 超奈奎斯特速率时频二维复用光传输技术 | 第70-86页 |
4.1 高谱效复用系统调制机制及实现方案 | 第70-74页 |
4.1.1 超奈奎斯特时域混叠复用系统理论研究 | 第70-72页 |
4.1.2 超奈奎斯特时频二维复用传输方案研究 | 第72-74页 |
4.2 高码间干扰探测方案分析 | 第74-76页 |
4.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76-81页 |
4.3.1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76-77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4.4 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第五章 短距大容量低成本超奈奎斯特光互连技术 | 第86-106页 |
5.1 直调直检传输系统的高码间干扰补偿技术研究 | 第86-95页 |
5.1.1 直调直检系统的窄带滤波效应分析 | 第86-89页 |
5.1.2 直调直检系统频域分段补偿机制 | 第89-91页 |
5.1.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91-95页 |
5.2 低于奈奎斯特采样速率的接收处理技术 | 第95-102页 |
5.2.1 超奈奎斯特速率传输系统的采样速率分析 | 第95-96页 |
5.2.2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96-99页 |
5.2.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99-102页 |
5.3 小结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6-10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7-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