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57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7-21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第17-18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1.2.3 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3 TiO_2与ZnO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21-30页 |
1.3.1 TiO_2与ZnO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 第21-23页 |
1.3.2 ZnO和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1.3.3 提高ZnO和TiO_2光催化效率的方法 | 第24-30页 |
1.4 负载型ZnO和TiO_2光催化剂 | 第30-38页 |
1.4.1 负 载型光催化剂 | 第30页 |
1.4.2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1.4.3 几种重要的沸石分子筛载体 | 第32-35页 |
1.4.4 常用的负载方法 | 第35-37页 |
1.4.5 负载对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1.5 论文选题的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5.1 负载型光催化剂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7页 |
第二章 实验用品及材料表征方法 | 第57-65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第58-64页 |
2.2.1 结构表征 | 第58-62页 |
2.2.2 光催化活性的测定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三章 SiO_2@TiO_2@silicalite-1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65-87页 |
3.1 引言 | 第65-6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7页 |
3.2.2 Silicalite-1分子筛的制备 | 第67-68页 |
3.2.3 SiO_2@TiO_2@silicalite-1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68-69页 |
3.2.4 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第69页 |
3.2.5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评估 | 第69-7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70-81页 |
3.3.1 Silicalite-1的表征 | 第70-72页 |
3.3.2 硅溶胶的表征 | 第72页 |
3.3.3 SiO_2@TiO_2@silicalite-1光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 第72-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第四章 SiO_2@silicalite-1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第87-109页 |
4.1 引言 | 第87-88页 |
4.2 实验 | 第88-90页 |
4.2.1 SiO_2@silicalite-1的制备 | 第88-89页 |
4.2.2 TiO_2@SiO_2@silicalite-1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89-90页 |
4.2.3 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第90页 |
4.2.4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评估 | 第9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90-103页 |
4.3.1 SiO_2@silicalite-1的制备与表征 | 第90-95页 |
4.3.2 TiO_2@SiO_2@silicalite-1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95-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第五章 MOF诱导生成Co掺杂ZnO@silicalite-1光催化剂及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109-131页 |
5.1 引言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0-112页 |
5.2.1 Co/ZIF-8@silicalite-1与Co/ZnO@silicalite-1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0-111页 |
5.2.2 催化剂性能的表征 | 第111-112页 |
5.2.3 催化剂催化活性的评估 | 第11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4页 |
5.3.1 Co/ZIF-8@silicalite-1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2-115页 |
5.3.2 Co/ZnO@silicalite-1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5-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6.1 总结 | 第131-132页 |
6.2 展望 | 第132-134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