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徐州地区鸭源沙门菌分离鉴定、耐药性检测、LAMP检测方法建立及中药防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 沙门菌简介第13-15页
        1.1 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1.2 沙门菌血清学特性第14页
        1.3 鸭源沙门菌临床症状第14-15页
        1.4 鸭源沙门菌病理变化第15页
        1.5 沙门菌致病机制第15页
    2 沙门菌分型技术研究进展第15-18页
        2.1 沙门菌表型分型法第15页
        2.2 沙门菌分子分型法第15-18页
    3 沙门菌的耐药性第18-20页
        3.1 沙门菌的耐药现状第18-19页
        3.2 沙门菌的耐药机制第19-20页
    4 沙门菌的检测方法第20-23页
        4.1 细菌学检测方法第20页
        4.2 免疫学检测方法第20-21页
        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第21-23页
    5 中草药在禽病防制中的应用第23-26页
        5.1 中草药防治禽病的机制第23-24页
        5.2 中草药制剂防治鸡沙门菌病第24-26页
第一章 不同来源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ERIC-PCR分型第26-45页
    1 材料第26-30页
        1.1 材料第26页
        1.2 试验试剂第26-28页
        1.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28-29页
        1.4 试验仪器第29-30页
    2 方法第30-36页
        2.1 样品的采集第30页
        2.2 沙门菌的分离培养第30-31页
        2.3 初步筛选第31页
        2.4 生化鉴定第31-32页
        2.5 PCR检测第32-35页
        2.6 血清学试验第35页
        2.7 沙门菌ERIC-PCR分型第35-36页
    3 结果第36-43页
        3.1 分离培养与染色镜检第36-38页
        3.2 生化鉴定第38-39页
        3.3 PCR检测结果第39-40页
        3.4 血清型定型第40-42页
        3.5 沙门菌ERIC-PCR分型结果第42-43页
    4 讨论第43-45页
第二章 鸭沙门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与分析第45-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9页
        1.1 材料第45-46页
        1.2 方法第46-49页
    2 结果第49-52页
        2.1 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第49-51页
        2.2 沙门菌耐药基因检测情况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5页
第三章 沙门菌fimA-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5-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1.1 材料第55-56页
        1.2 方法第56-57页
    2 结果第57-60页
        2.1 LAMP方法建立结果第57-58页
        2.2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8页
        2.3 特异性试验结果第58页
        2.4 灵敏度试验结果第58-60页
        2.5 稳定性试验结果第60页
        2.6 样品检测第60页
    3 讨论第60-62页
第四章 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鸭沙门菌药效学试验第62-71页
    1 材料第62-63页
        1.1 药材第62页
        1.2 菌株第62页
        1.3 动物第62页
        1.4 培养基第62-63页
        1.5 试剂第63页
        1.6 仪器第63页
    2 方法第63-66页
        2.1 中药组方第63-64页
        2.2 药液煎制第64页
        2.3 菌液制备第64页
        2.4 体外抑菌试验第64-65页
        2.5 体内抑菌试验第65-66页
    3 结果第66-68页
        3.1 复方中药对沙门菌的抑菌效果第66-67页
        3.2 沙门菌病雏鸭人工模型结果第67页
        3.3 复方组方4对沙门菌病雏鸭人工模型的防治试验结果第67页
        3.4 血常规变化第67-68页
    4 讨论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87页
全文总结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专著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构建及其安全性与免疫效力试验
下一篇:基于组学技术研究仔鹅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和缓解其中毒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