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李密生平简介 | 第8页 |
二 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8-15页 |
(一) 关于李密的传记 | 第9页 |
(二) 对李密的认识和评价 | 第9-11页 |
(三) 瓦岗军 | 第11-13页 |
(四) 《李密墓志铭》的发现与研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官方史籍中的李密形象 | 第16-38页 |
第一节 正史中的李密形象 | 第16-27页 |
一 瓦岗魏公,乱世枭雄 | 第17-20页 |
二 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 第20-25页 |
三 重情重义,生死不渝 | 第25-26页 |
四 志性轻狡,始乱终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北史》《旧唐书》中李密形象的特点 | 第27-32页 |
一 《北史》中李密形象的特点——突出出身,淡化个性 | 第27-30页 |
二 《旧唐书》中李密形象的特点——有血有肉,客观公正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新唐书》《资治通鉴》中李密形象的特点 | 第32-38页 |
一 《新唐书》中李密形象的特点——突出个性,弱化枭雄 | 第32-34页 |
二 《资治通鉴》对李密人生脉络的整理和完善 | 第34-38页 |
第二章 文集中的李密形象 | 第38-47页 |
第一节 诗歌对李密形象的贬低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檄文中李密的正面形象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史论对李密的贬低 | 第43-47页 |
一 器度狭小,无用之辈 | 第44页 |
二 识己不足,错失良机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小说对李密的弱化和丑化 | 第47-65页 |
第一节 《大唐秦王词语》《隋唐两朝志传》中的李密形象 | 第48-51页 |
一 背恩忘义 | 第49-50页 |
二 志意骄矜 | 第50页 |
三 拒谏言,谪忠臣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隋史遗文》中的李密形象 | 第51-54页 |
一 结交瓦岗群雄,突出正面刻画 | 第52-53页 |
二 陪衬作用强,突出主旨 | 第53页 |
三 弱化、丑化李密 | 第53-54页 |
第三节 《隋唐演义》中的李密形象 | 第54-61页 |
一 弱化李密的才能和作用 | 第59页 |
二 自矜才高,不善用人 | 第59-61页 |
三 丑化与肯定 | 第61页 |
第四节 《说唐全传》对李密的完全丑化 | 第61-65页 |
一 好色无能 | 第62-63页 |
二 忘恩负义 | 第63-65页 |
结语 历史书写中的李密:从枭雄到小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