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2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重要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第18-20页 |
1.2.1 环境和环境质量 | 第18-19页 |
1.2.2 环境容量与环境的自净 | 第19页 |
1.2.3 自然资本 | 第19-20页 |
1.2.4 研究范畴 | 第20页 |
1.2.5 研究数据 | 第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20-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3.2 分析框架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第26-28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8-40页 |
2.1 基于自然观与生态观的文献综述 | 第28-33页 |
2.1.1 中国代表性自然观归纳:天人合一,政令并行 | 第28-30页 |
2.1.2 西方典型自然观点归纳与总结:“人”能否都走下“神坛”? | 第30-33页 |
2.2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33-39页 |
2.2.1 环境限制了经济增长吗?—乐观与悲观之争 | 第33-35页 |
2.2.2 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文献综述 | 第35-39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环境质量与经济转型关系研究和路径选择—基于自然资本双重属性视角 | 第40-63页 |
3.1 “发展”的涵义 | 第40-42页 |
3.2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第42-45页 |
3.3 环境质量与三大资本转型发展阶段关系研究 | 第45-47页 |
3.4 环境问题的实质与分类 | 第47-50页 |
3.4.1 环境问题的概念 | 第47页 |
3.4.2 环境问题的实质 | 第47-48页 |
3.4.3 环境问题的分类 | 第48-50页 |
3.5 环境质量与经济转型增长路径分析框架——基于自然资本双重属性视角 | 第50-60页 |
3.5.1 环境质量与三大资本积累转型关系理论与路径分析 | 第50-51页 |
3.5.2 经济转型资本积累路径动态分析 | 第51-54页 |
3.5.3 自然环境双重属性与环境问题 | 第54-56页 |
3.5.4 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与经济转型路径影响 | 第56-60页 |
3.6 经济转型实现途径 | 第60-62页 |
3.6.1 技术进步,国际合作与经济转型中环境质量的关系 | 第60-61页 |
3.6.2 环境政策与经济转型 | 第61-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中国环境质量统计测度 | 第63-79页 |
4.1 中国关键自然资本状况与特征 | 第63-66页 |
4.1.1 森林变化特征 | 第63-64页 |
4.1.2 湿地变化特征 | 第64页 |
4.1.3 人均水资源变化特征 | 第64-66页 |
4.2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6-67页 |
4.3 环境质量测度方法 | 第67页 |
4.4 环境评价指标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第67-76页 |
4.5 中国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76-78页 |
4.5.1 变量选择 | 第76页 |
4.5.2 实证分析 | 第76-77页 |
4.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环境质量与经济转型实证分析——基于绿色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考察 | 第79-105页 |
5.1 文献综述 | 第79-84页 |
5.1.1 有关技术、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文献综述 | 第80-82页 |
5.1.2 环境分解概述 | 第82-84页 |
5.2 改进环境分解模型 | 第84-87页 |
5.2.1 改进Grossman环境分解模型 | 第84-85页 |
5.2.2 环境动态变化分解 | 第85-87页 |
5.3 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现状 | 第87-89页 |
5.3.1 水污染情况 | 第87-88页 |
5.3.2 工业固体废物存储情况 | 第88页 |
5.3.3 工业空气污染物现状分析 | 第88-89页 |
5.4 绿色技术能否实现生产转型与改善环境? | 第89-92页 |
5.4.1 生产方式清洁转型理论框架 | 第89-91页 |
5.4.2 模型参数分析与生产阶段划分 | 第91-92页 |
5.4.3 污染排放动态分析 | 第92页 |
5.5 绿色技术效率测算 | 第92-96页 |
5.5.1 测算方法选择 | 第92-94页 |
5.5.2 投入与产出指标选择 | 第94-95页 |
5.5.3 各省绿色技术效率估计结果 | 第95-96页 |
5.6 不同经济阶段下绿色技术减排作用实证检验 | 第96-103页 |
5.6.1 变量选择 | 第96-98页 |
5.6.2 模型建立与估计结果 | 第98-101页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1-10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环境质量与经济转型实证分析——基于消费结构绿色转型、环境消费政策的考察 | 第105-118页 |
6.1 绿色消费概念和文献回顾 | 第105-108页 |
6.1.1 绿色消费概念 | 第106-107页 |
6.1.2 文献回顾 | 第107-108页 |
6.2 中国生活废物排放特征分析 | 第108-112页 |
6.2.1 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分析 | 第108-110页 |
6.2.2 人均生活污染排放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分析 | 第110-112页 |
6.3 消费结构绿色转型理论 | 第112-114页 |
6.4 环境消费政策引导绿色消费理论分析 | 第114-11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7章 本文主要结论、政策建议 | 第118-122页 |
7.1 本文主要观点和结论 | 第119-120页 |
7.2 改善环境与经济转型的政策取向 | 第120-122页 |
附录 | 第122-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0页 |
后记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