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燃烧后捕集技术 | 第10-14页 |
1.2.1 溶剂吸收法 | 第10-11页 |
1.2.2 固态吸附法 | 第11-12页 |
1.2.3 膜分离法 | 第12-13页 |
1.2.4 低温蒸馏法 | 第13-14页 |
1.3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3.1 合成方法 | 第14-18页 |
1.3.2 载体材料 | 第18-21页 |
1.3.2.1 沸石分子筛 | 第19页 |
1.3.2.2 介孔硅分子筛 | 第19-20页 |
1.3.2.3 多孔碳材料 | 第20页 |
1.3.2.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第20-21页 |
1.3.3 性能评价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制备以及CO_2吸附行为研究 | 第24-39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24-25页 |
2.2.2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分析表征 | 第26-27页 |
2.2.3.1 孔隙结构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3.2 微观形貌表征 | 第27页 |
2.2.3.3 热重分析 | 第27页 |
2.2.4 CO_2 吸附等温线测试 | 第27页 |
2.3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结构特性 | 第27-31页 |
2.3.1 孔隙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2.3.2 微观形貌分析 | 第29-30页 |
2.3.3 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2.4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CO_2吸附特性 | 第31-37页 |
2.4.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31-32页 |
2.4.2 介孔硅胶的CO_2吸附特性 | 第32-33页 |
2.4.3 胺基固态吸附剂的CO_2吸附特性 | 第33-36页 |
2.4.4 胺基固态吸附剂CO_2吸附量研究 | 第36-37页 |
2.4.4.1 胺基负载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4.2 胺基材料种类的影响 | 第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胺基固态吸附剂基于真空变压吸附的理论分析 | 第39-55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循环过程 | 第39-42页 |
3.3 评价指标 | 第42-44页 |
3.3.1 CO_2 回收率 | 第42页 |
3.3.2 分离最小功 | 第42-43页 |
3.3.3 实际能耗 | 第43页 |
3.3.4 第二定律效率 | 第43-44页 |
3.3.5 固态吸附剂处理量 | 第44页 |
3.4 理论分析 | 第44-53页 |
3.4.1 对比研究参数 | 第44-45页 |
3.4.2 进料CO_2浓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3 真空压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4 烟气增压比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5 吸附床层未使用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胺基固态吸附剂基于真空变压吸附的实验研究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60页 |
4.2.1 试验装置 | 第55-58页 |
4.2.2 循环过程 | 第58-59页 |
4.2.3 评价指标 | 第59-6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4.3.1 介孔硅胶基于真空变压吸附的CO_2捕集过程分析 | 第60-62页 |
4.3.2 胺基固态吸附剂基于真空变压吸附的CO_2捕集过程分析 | 第62-64页 |
4.3.3 不同过程参数对二氧化碳捕集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3.1 模拟烟气进气流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4.3.3.2 进料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4 胺基固态吸附剂二氧化碳捕集效果评价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A | 第77-79页 |
符号说明 | 第77-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