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1.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0-21页 |
2.2 股权质押概念 | 第21-22页 |
2.3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状 | 第22-23页 |
2.4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期间盈余管理和股价操纵动机 | 第23-26页 |
2.4.1 盈余管理动机 | 第24页 |
2.4.2 股价操纵动机 | 第24-26页 |
2.5 应计盈余管理 | 第26页 |
2.5.1 应计盈余管理概念 | 第26页 |
2.5.2 应计盈余管理特点 | 第26页 |
2.6 真实盈余管理 | 第26-29页 |
2.6.1 真实盈余管理概念 | 第26-27页 |
2.6.2 真实盈余管理特点 | 第27页 |
2.6.3 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 第27-29页 |
第3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 第29-38页 |
3.1 文献综述 | 第29-34页 |
3.1.1 股权质押动机 | 第29-31页 |
3.1.2 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 | 第31-33页 |
3.1.3 股权质押与股价操纵 | 第33-34页 |
3.1.4 文献述评 | 第3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4-38页 |
3.2.1 假设一的提出 | 第34-35页 |
3.2.2 假设二的提出 | 第35-36页 |
3.2.3 假设三的提出 | 第36-38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8-64页 |
4.1 变量解释 | 第38-43页 |
4.1.1 解释变量 | 第38页 |
4.1.2 被解释变量 | 第38-41页 |
4.1.3 控制变量 | 第41-43页 |
4.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第43-50页 |
4.2.1 假设一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4.2.2 假设二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第48-49页 |
4.2.3 假设三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第49-50页 |
4.3 相关性检验 | 第50-57页 |
4.3.1 模型一相关性检验 | 第51-53页 |
4.3.2 模型二相关性检验 | 第53-55页 |
4.3.3 模型三相关性检验 | 第55-57页 |
4.4 多元回归结果 | 第57-60页 |
4.4.1 模型一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4.2 模型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4.3 模型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60-64页 |
4.5.1 稳健性检验一 | 第60页 |
4.5.2 稳健性检验二 | 第60-62页 |
4.5.3 稳健性检验三 | 第62-64页 |
第5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64-6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5-66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