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基于微观层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2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第11-13页
    第三节 本文的结论与贡献第13-15页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一、城投债的定义第15页
        二、信用风险第15-17页
        三、城投债的信用风险第17-18页
        四、信用风险模型第18-22页
第二章 我国城投债的发展与特征第22-36页
    第一节 城投债概念第22页
    第二节 城投债特征第22-24页
    第三节 城投债的历史沿革第24-26页
        一、萌芽时期(1993 年-2004 年)第24页
        二、稳定发展阶段(2005 年-2008 年)第24-25页
        三、爆发式增长时期(2009 年-2012 年)第25页
        四、调整时期(2013 年-至今)第25-26页
    第四节 城投债发展现状第26-31页
        一、发行数量与规模第26-27页
        二、发行的行政级别第27页
        三、发行主体评级分布第27-28页
        四、发行的地区分布第28-29页
        五、发行主体的债务负担率第29-31页
    第五节 城投债的发展方向第31-33页
        一、城投债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续 逐渐偏向项目收益债券第31-32页
        二、平台政府性职能逐渐剥离 城投债资质向经营实体回归第32页
        三、地方债务置换 城投债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收缩第32-33页
    第六节 城投债的信用风险第33-36页
第三章 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6-42页
    第一节 基于地方政府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一、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第36-37页
        二、地方政府行政级别第37-38页
    第二节 基于企业经营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8-39页
        一、企业规模第38-39页
        二、经营状况第39页
    第三节 基于债券要素层面的影响因素第39-42页
        一、债项评级第39-40页
        二、票面利率第40页
        三、发行规模第40-41页
        四、发行期限第41页
        五、到期期限第41-42页
第四章 城投债信用风险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第42-57页
    第一节 模型基本思想与假设第42页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模型第42-46页
        一、被解释变量第42-43页
        二、解释变量第43页
        三、控制变量第43-44页
        四、截距项第44-45页
        五、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5-46页
        六、模型构建第46页
    第三节 数据来源第46-47页
    第四节 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第五节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49-53页
    第六节 研究结论第53-57页
第五章 论文小结和政策建议第57-61页
    第一节 论文小结第57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7-60页
        一、妥善处理平台存量债务 有效把控地方债务风险第57-58页
        二、以重组、资产注入加快城投公司转型第58页
        三、优选政策鼓励项目作为城投债募投方向第58-59页
        四、大力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第59-60页
        五、积极探索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第60页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制度法律研究--以市场化退出为主要研究点
下一篇: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