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10-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5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五、论文结构第15-16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概述第17-25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与特点第17-19页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第17-18页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第18-19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之两种典型融资模式第19-20页
        一、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第19-20页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第20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据以研究的案例第20-23页
        一、案件背景介绍第20-22页
        二、案件争议的焦点第22-23页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规制现状第23-25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之动产质押的法律风险第25-34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运作机理第25-26页
        一、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具体流程第25页
        二、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特征第25-26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6-29页
        一、我国动产质押融资法律制度的局限与缺失第27-28页
        二、商业银行对动产质押法律规定的疏忽和业务水平的低下第28-29页
        三、物流企业协助商业银行监管不到位第29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的法律风险分析第29-34页
        一、动产质押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的风险第29-31页
        二、动产质权设立有效性风险第31-33页
        三、动产质权与动产抵押竞合的风险第33-34页
第三章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之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第34-40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运作机理第34-35页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的具体流程第34页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的特征第34-35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第35-37页
        一、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5-36页
        二、商业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第36页
        三、商业银行缺乏对应收账款融资的基础合同审查第36页
        四、我国企业信用法律体制的缺失第36-37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分析第37-40页
        一、应收账款质押标的不真实性风险第37页
        二、应收账款质押标的“可转让性”风险第37-38页
        三、应收账款质权“转让通知”引起的风险第38页
        四、未来应收账款质权可转让性及价值评估的风险第38页
        五、商业银行在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第38-40页
第四章 防范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法律风险的对策第40-45页
    第一节 完善供应链金融动产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建议第40-42页
        一、扩大动产担保物的范围以适应供应链融资的需要第40页
        二、尊重当事人设定的动态动产质押,创设新的担保形态第40-41页
        三、要明确动产质押与动产抵押竞合的处理原则第41-42页
    第二节 完善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构想第42-45页
        一、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的设定与效力制度第42-43页
        二、明确并完善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制度第43-44页
        三、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研究
下一篇:美国法上董事注意义务所生责任之限制研究--兼及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