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湿式球磨搅拌活化碳酸钙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重金属废水来源、危害及处理现状第10-20页
        1.1.1 重金属废水来源、危害第10-12页
        1.1.2 重金属废水处理现状第12-15页
        1.1.3 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现状第15-20页
    1.2 碳酸钙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1 碳酸钙资源第20-21页
        1.2.2 碳酸钙的应用第21-22页
    1.3 湿式球磨搅拌概述第22-23页
        1.3.1 湿式球磨搅拌的原理第22页
        1.3.2 湿式球磨搅拌的应用第22-23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3页
        1.4.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4.3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4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2章 药剂、仪器、研究方法及小试第26-36页
    2.1 实验药剂与仪器设备第26-28页
    2.2 研究方法第28-31页
        2.2.1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2.2 分析方法第29-31页
    2.3 碳酸钙活化探究第31-36页
        2.3.1 CaCO_3粒度变化第31-32页
        2.3.2 Ca~(2+)溶度变化第32-33页
        2.3.3 溶液pH变化第33-34页
        2.3.4 活化碳酸钙处理常见重金属离子可行性试验第34-36页
第3章 铅去除性能研究第36-51页
    3.1 铅去除性能单因素影响研究第37-43页
        3.1.1 碳酸钙添加量对铅去除效果的实验第37-38页
        3.1.2 球磨时间对铅去除效果的实验第38-39页
        3.1.3 球液体积比对铅去除效果的实验第39-40页
        3.1.4 初始浓度对铅去除效果的实验第40-42页
        3.1.5 铅盐类型对铅去除效果的实验第42-43页
    3.2 铅沉淀物性质分析及机理解释第43-48页
        3.2.1 沉淀物XRD分析第44-48页
        3.2.2 沉淀 FTIR 测试分析第48页
    3.3 铅沉淀物回收再利用探究第48-50页
        3.3.1 碳酸铅沉淀物的应用第49页
        3.3.2 制备碳酸铅及碱式碳酸铅新工艺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铜的去除性能研究第51-64页
    4.1 铜去除性能单因素影响研究第52-57页
        4.1.1 添加量对铜去除效果的实验第52-53页
        4.1.2 球磨时间对铜去除效果的实验第53-54页
        4.1.3 球料体积比对铜去除效果的实验第54-55页
        4.1.4 初始浓度对铜去除效果的实验第55-56页
        4.1.5 混合金属溶液中铜去除效果的实验第56-57页
    4.2 沉淀物性质分析及机理解释第57-61页
        4.2.1 沉淀物XRD表征分析第58-59页
        4.2.2 沉淀物TG-DSC表征分析第59-60页
        4.2.3 去除机理分析第60-61页
    4.3 铜沉淀物回收再利用探究第61-63页
        4.3.1 Cu_4(SO_4)(OH)_6·2H_2O 沉淀物的再利用第62-63页
        4.3.2 混合金属溶液中选择性除铜工艺开发第63页
    4.4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镍去除性能研究第64-73页
    5.1 镍去除性能单因素影响研究第65-69页
        5.1.1 碳酸钙添加量对镍去除效果的实验第65-66页
        5.1.2 硫酸铝添加量对镍去除效果的实验第66-67页
        5.1.3 球磨时间对镍去除效果的实验第67-68页
        5.1.4 球料体积比对镍去除效果的实验第68-69页
    5.2 镍沉淀物性质分析及机理解释第69-72页
        5.2.1 沉淀物XRD分析第69-70页
        5.2.2 沉淀物傅里叶红外测试分析第70-72页
    5.3 镍沉淀物回收再利用探究第72页
    5.4 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73-75页
    6.1 结论第73-74页
    6.2 创新点第74页
    6.3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VA/CaO2碳氧材料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研究
下一篇:螯合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