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外资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3-19页
        1.2.1 地区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第13-16页
        1.2.2 外资集聚的相关研究第16页
        1.2.3 外资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第16-18页
        1.2.4 文献研究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3.3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外资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3-33页
    2.1 相关理论概述第23-28页
        2.1.1 收入分配理论第23-24页
        2.1.2 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第24-25页
        2.1.3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第25-27页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第27-28页
        2.1.5 外部性理论第28页
    2.2 外资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传导机制第28-33页
        2.2.1 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第29-30页
        2.2.2 通过拉动对外贸易发展第30-31页
        2.2.3 通过促进科技水平进步第31-33页
第3章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与外资集聚的度量方法和变化特点第33-51页
    3.1 地区收入差距的测度第33-35页
        3.1.1 绝对差距测算指标第33-34页
        3.1.2 相对差距测算指标第34-35页
    3.2 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第35-42页
        3.2.1 地区绝对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第36-38页
        3.2.2 地区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第38-41页
        3.2.3 地理信息系统第41-42页
    3.3 外资集聚的测度第42-45页
        3.3.1 结构相对指标第43页
        3.3.2 区域集聚度第43-45页
    3.4 外资集聚的发展与变化第45-51页
        3.4.1 地区间外资份额的比较第45-46页
        3.4.2 外资集聚度第46-49页
        3.4.3 地理信息系统第49-51页
第4章 外资集聚对地区内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第51-60页
    4.1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类型第51-53页
        4.1.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第51-52页
        4.1.2 面板数据模型类型第52-53页
    4.2 模型的设定与检验第53-56页
        4.2.1 平稳性检验第53-54页
        4.2.2 协整检验第54-55页
        4.2.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第55-56页
    4.3 回归结果分析第56-60页
        4.3.1 实证结果第56-57页
        4.3.2 回归结果分析第57-60页
第5章 外资集聚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第60-69页
    5.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第60-62页
        5.1.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第60页
        5.1.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第60-62页
    5.2 收入差距、FDI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第62-66页
        5.2.1 空间权重矩阵第62页
        5.2.2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方法第62-63页
        5.2.3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第63-66页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5.3.1 估计结果第66-67页
        5.3.2 估计结果分析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第69-76页
    6.1 结论第69-71页
    6.2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第71-74页
        6.2.1 调节外资均衡分布,促进低收入地区外资集聚第71-72页
        6.2.2 实现地区政策差异化,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第72-73页
        6.2.3 平衡地区教育水平,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第73-74页
    6.3 研究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81-82页
附录 相关检验输出结果第82-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三板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