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四)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英美记者关注中共的原因 | 第16-24页 |
(一)少数记者、民主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 | 第16-18页 |
(二)红区初探的影响、英美记者对西安事变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关注 | 第18-19页 |
(三)艰苦抗战却遭遇“反共高潮”带来的震撼 | 第19-21页 |
(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对中国未来的关注 | 第21-24页 |
二、中共对英美记者的争取——对英美记者的态度及政策 | 第24-27页 |
(一)中共领导人对英美记者的态度 | 第24-25页 |
(二)陕甘宁边区与南方局对英美记者的便利政策 | 第25-26页 |
(三)通过英美记者开展了自己的“公共外交” | 第26-27页 |
三、英美记者笔下的中共形象及变化 | 第27-40页 |
(一)谜之“赤匪” | 第27-28页 |
(二)艰苦环境中的新生力量 | 第28-30页 |
(三)遭遇背叛依然努力抗战的自律团体 | 第30-32页 |
(四)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与追求 | 第32-40页 |
四、英美记者塑造中共良好形象的深远影响 | 第40-43页 |
(一)争取到了国际舆论的同情 | 第40-41页 |
(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 第41-42页 |
(三)助推中共走出延安 | 第42-43页 |
结语:三问为什么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