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生成 | 第11-19页 |
2.1 理论来源——渊源基础承袭 | 第11-14页 |
2.1.1 理论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第11-12页 |
2.1.2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2.1.3 理论承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13-14页 |
2.2 实践基础——世情国情党情 | 第14-19页 |
2.2.1 世情基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14-15页 |
2.2.2 国情基础: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 第15-17页 |
2.2.3 党情基础:鼎故革新保障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第17-19页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解读 | 第19-26页 |
3.1 逻辑起点——源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 第19-21页 |
3.1.1 概念梳理:逻辑起点的内涵 | 第19页 |
3.1.2 概念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 第19-21页 |
3.2 逻辑主线——践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 | 第21-24页 |
3.2.1 崭新的时代性: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 第21-22页 |
3.2.2 迫切的必要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2-23页 |
3.2.3 出众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 | 第23-24页 |
3.3 逻辑终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24-26页 |
3.3.1 人民的历史地位:马克思的有关论断 | 第24-25页 |
3.3.2 新时代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第25-26页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支撑 | 第26-30页 |
4.1 保大局——固守战略定力 | 第26-27页 |
4.1.1 明晰旗帜道路:凝结聚焦方向 | 第26-27页 |
4.1.2 夯实组织根基:凸显从严治吏 | 第27页 |
4.1.3 凝聚力量共识:引领中国梦想 | 第27页 |
4.2 加速度——施行科学治理 | 第27-28页 |
4.2.1 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制定国家治理体系 | 第27-28页 |
4.2.2 提升现代水平: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8页 |
4.2.3 深化组织实施:全方位深化国家治理体系 | 第28页 |
4.3 增活力——提升改革创新 | 第28-30页 |
4.3.1 打牢创新基础:侧重以观念变革为前奏 | 第29页 |
4.3.2 增强推动力:发挥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性 | 第29页 |
4.3.3 升级发展战略:提升创新驱动的优先级 | 第29-30页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定位 | 第30-37页 |
5.1 丰富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实践路径 | 第30-32页 |
5.1.1 开辟欠发达国家步入现代化的可借鉴路径 | 第30页 |
5.1.2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价值和永恒魅力 | 第30-31页 |
5.1.3 提供全球治理得以实现的中国方案 | 第31-32页 |
5.2 深化凝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第32-33页 |
5.2.1 新时代助力中国梦想的崭新理论武器 | 第32页 |
5.2.2 凝聚全国上下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 | 第32-33页 |
5.2.3 务必贯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末 | 第33页 |
5.3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汇集和理论概要 | 第33-37页 |
5.3.1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第34页 |
5.3.2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第34-35页 |
5.3.3 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在学研究成果与奖励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Abstract of Thesis | 第41-42页 |
论文摘要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