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气象学论文--农业气象预报论文

忻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6-12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6-7页
        1.1.1 选题背景第6-7页
        1.1.2 选题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10页
        1.2.1 国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概述第7-8页
        1.2.2 国内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历程第8-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1页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1-12页
2 气象为农服务基本理论第12-16页
    2.1 气象为农服务第12-13页
        2.1.1 气象服务第12页
        2.1.2 气象为农服务第12-13页
    2.2 现代农业第13-14页
    2.3 智慧气象第14-15页
    2.4 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5页
    2.5 小结第15-16页
3 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第16-23页
    3.1 忻州市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第16-17页
        3.1.1 地理概况第16页
        3.1.2 气候特征第16-17页
    3.2 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第17-21页
        3.2.1 光照资源第17-18页
        3.2.2 气温分布第18-20页
        3.2.3 无霜期第20页
        3.2.4 降水资源第20-21页
    3.3 忻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第21-22页
        3.3.1 干旱灾害第21-22页
        3.3.2 大风灾害第22页
        3.3.3 寒潮灾害第22页
        3.3.4 霜冻灾害第22页
    3.4 小结第22-23页
4 忻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分析第23-29页
    4.1 忻州市主要开展的气象为农服务业务概述第23-25页
        4.1.1 气象为农常规性服务第23-24页
        4.1.2 灾害性天气服务第24页
        4.1.3 特色气象服务第24-25页
    4.2 忻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分析第25-28页
        4.2.1 基本建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第25-27页
        4.2.2 逐步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第27-28页
        4.2.3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显著第28页
        4.2.4 持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第28页
    4.3 小结第28-29页
5 推进忻州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5.1 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相对不足第29页
    5.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仍需加强第29-30页
    5.3 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和时效性有待提高第30页
    5.4 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第30-31页
    5.5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进程仍需向纵深推进第31页
    5.6 小结第31-32页
6 提高忻州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第32-35页
    6.1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基础业务能力第32页
    6.2 推动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第32-33页
    6.3 加强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第33页
    6.4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第33-34页
    6.5 加强多部门合作交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进程第34-35页
    6.6 小结第3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35-38页
    7.1 结论第35-37页
    7.2 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Abstract第41-42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种子耐储藏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