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收管理机构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创新点与不足第16-17页
2 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理论分析第17-22页
    2.1 税收管理机构的概念及职能第17页
    2.2 机构设置的理论基础第17-22页
        2.2.1 最小成本理论第17-19页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2.2.3 机构扁平化理论第20-22页
3 影响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因素第22-27页
    3.1 行政管理体制第22-23页
    3.2 财税管理体制第23-24页
    3.3 税务机构职能第24-25页
    3.4 税收管理形式第25页
    3.5 纳税人分布状况第25-27页
4 我国税收机构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第27-40页
    4.1 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第27-33页
        4.1.1 新中国成立后税务机构地位提升时期第27-28页
        4.1.2 分税制实施后国地税机构分设时期第28-33页
    4.2 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现实情况第33-35页
    4.3 分税制下我国税收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4.3.1 税收管理机构分设时期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4.3.2 税收管理机构合并初期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5 税收管理机构分设、合并的现实分析第40-48页
    5.1 税收管理机构分设的现实分析第40-42页
        5.1.1 税收管理体制推动机构分设第40-41页
        5.1.2 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关系影响机构分设第41-42页
    5.2 税收管理机构合并的现实分析第42-45页
        5.2.1 “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推动机构合并第42-43页
        5.2.2 “互联网+税务”时代推动机构合并第43页
        5.2.3 优化纳税服务的需要要求机构合并第43-44页
        5.2.4 上海试点的成功借鉴给机构合并提供参照第44-45页
        5.2.5 机构合并顺应大部制改革趋势第45页
    5.3 小结第45-48页
6 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政策建议第48-56页
    6.1 管理体制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第48-49页
        6.1.1 合理完善政府财政层级第48页
        6.1.2 财税管理体制要相对稳定第48-49页
    6.2 管理形式要灵活多变第49-50页
        6.2.1 按照纳税人需求设立税务部门第49页
        6.2.2 推广税收经济分析机构第49页
        6.2.3 完善大企业税收征管机构第49-50页
        6.2.4 设立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机构第50页
    6.3 提高信息化征管水平第50-52页
        6.3.1 完善电子税务局建设第50-51页
        6.3.2 建立移动税收征管软件第51页
        6.3.3 搭建微信税收管理平台第51页
        6.3.4 统一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第51-52页
    6.4 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监管第52-53页
        6.4.1 明确税务机关内部监管机制第52页
        6.4.2 设立专门的税务司法部门第52-53页
        6.4.3 设置独立税收稽查机构第53页
        6.4.4 完善税收征管法第53页
    6.5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水平第53-56页
        6.5.1 健全地方税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第53-54页
        6.5.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第54页
        6.5.3 提升税务干部的综合实力第54-55页
        6.5.4 以纳税人为中心优化纳税服务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及认知研究--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撤侨行动的报道为例
下一篇:叉车NVH主动与半主动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