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水样中残留H_2O_2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 H_2O_2对COD测定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 H_2O_2的去除方法 | 第15页 |
1.4 超声波与H_2O_2对有机物分解的影响 | 第15-24页 |
1.4.1 超声波技术的概况 | 第15-16页 |
1.4.2 超声波技术的反应原理 | 第16-18页 |
1.4.3 影响超声降解的主要因素 | 第18-20页 |
1.4.4 超声波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 | 第20-23页 |
1.4.5 超声波技术与H_2O_2的联用对有机物的影响 | 第23-24页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H_2O_2残留对有机物测定的影响 | 第27-36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2.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2.2.2 试验废水水质 | 第28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2.3 H_2O_2对COD的贡献 | 第30-34页 |
2.3.1 H_2O_2对COD的测定影响 | 第30-31页 |
2.3.2 H_2O_2对有机物分解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机理分析 | 第32-34页 |
2.4 H_2O_2在水样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超声波预处理对有机物测定的可行性研究 | 第36-42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3.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37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3.3 超声波预处理对有机物分解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1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间歇取样对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超声波作用产生的H_2O_2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超声波去除H_2O_2的可行性研究 | 第42-48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4.2.1 试验材料设备 | 第42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4.3 超声波去除H_2O_2对有机物测定的影响 | 第43-47页 |
4.3.1 处理方式的影响 | 第43页 |
4.3.2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 第43-46页 |
4.3.3 温度对H_2O_2去除的影响 | 第46页 |
4.3.4 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催化剂的作用研究 | 第48-60页 |
5.1 前言 | 第48页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5.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48页 |
5.2.2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5.3 Na_2CO_3的催化作用研究 | 第49-55页 |
5.3.1 不同浓度Na_2CO_3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2 不同投加形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3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4 机理研究 | 第53-55页 |
5.4 NaHCO_3的催化作用研究 | 第55-58页 |
5.4.1 不同浓度NaHCO_3的影响 | 第55-57页 |
5.4.2 不同投加形式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3 机理研究 | 第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