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毛细管电泳对环境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毛细管电泳的概述第9-16页
        1.1.1 引言第9页
        1.1.2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第9-12页
        1.1.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第12页
        1.1.4 毛细管电泳常用检测器第12-13页
        1.1.5 毛细管电泳的在柱富集方式第13-16页
    1.2 抗生素的概述第16-20页
        1.2.1 引言第16页
        1.2.2 环境水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第16-18页
        1.2.3 环境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情况第18页
        1.2.4 环境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的危害第18-20页
    1.3 抗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毛细管电泳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的初步探究第24-35页
    2.1 前言第24-25页
    2.2 实验仪器、试剂及CE条件第25-26页
        2.2.1 仪器和试剂第25页
        2.2.2 标准溶液及缓冲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2.2.3 CE条件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2.3.1 HDI 和 EKI 进样模式第26-27页
        2.3.2 七种抗生素结构示意图第27页
        2.3.3 CE缓冲溶液的选择第27-28页
        2.3.4 检测波长与分离电压的选择第28页
        2.3.5 HDI模式下七种抗生素的分离第28-31页
        2.3.6 EKI模式下抗生素的分离第31-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反向电渗流毛细管电泳法对七种典型抗生素检测的影响第35-45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实验仪器,药品及CE条件第35-36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35页
        3.2.2 标准溶液及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5-36页
        3.2.3 CE条件第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3.3.1 HDMB 的浓度对 EOF 改向的影响第36-37页
        3.3.2 HDMB浓度对七种抗生素有效淌度的影响第37页
        3.3.3 对七种抗生素进行定性第37-38页
        3.3.4 M-β-CD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第38-39页
        3.3.5 加入 M-β-CD 后 pH 的优化第39-40页
        3.3.6 四硼酸钠缓冲溶液浓度的优化第40页
        3.3.7 进样时间的优化第40-41页
    3.4 改向EOF对七种抗生素检测的影响第41-42页
    3.5 分析方法的验证第42-43页
    3.6 实际样品的检测第43-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七种抗生素的EKS在线富集及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研究第45-53页
    4.1 前言第45-46页
    4.2 实验仪器,药品及CE条件第46页
        4.2.1 仪器和试剂第46页
        4.2.2 标准溶液及缓冲溶液的配制第46页
        4.2.3 CE条件第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4.3.1 EKS分离原理示意图第46-47页
        4.3.2 七种抗生素的有效淌度及前导和后导电解质的选择第47-48页
        4.3.3 添加剂的选择第48页
        4.3.4 前导和后导电解质浓度的优化第48-49页
        4.3.5 前导和后导电解质进样时间的优化第49-50页
        4.3.6 样品进样时间的优化第50-51页
        4.3.7 EKS技术对七种抗生素的富集第51页
    4.4 分析方法的验证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附录一第62-63页
附录二第63-6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柠檬酸改性β-环糊精修饰的壳聚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与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一篇:小球藻对镉和铬的生物吸附及其在镉和铬复合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