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微电网并联逆变器同步与环流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光伏微电网概述 | 第12-14页 |
1.2.1 光伏微电网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1.2.2 光伏微电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研究 | 第14-15页 |
1.3.1 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及特点 | 第14页 |
1.3.2 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1.4 逆变器并联同步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光伏微电网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研究 | 第19-37页 |
2.1 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结构 | 第19页 |
2.2 并联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 第19-22页 |
2.2.1 并联系统等效电路模型 | 第20-21页 |
2.2.2 稳态运行过程分析 | 第21-22页 |
2.2.3 动态运行过程分析 | 第22页 |
2.3 并联系统同步控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22-28页 |
2.3.1 同步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2.3.2 运行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2.4 时钟分散性对同步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8-32页 |
2.4.1 载波频率波动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2.4.2 载波相位波动的影响分析 | 第30页 |
2.4.3 算例分析 | 第30-32页 |
2.5 功率控制过程对同步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32-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光伏逆变器并联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 第37-51页 |
3.1 系统设计与研究思路 | 第37页 |
3.2 系统框架组成 | 第37-38页 |
3.3 载波同步控制器设计 | 第38-41页 |
3.4 决策同步控制器设计 | 第41-47页 |
3.4.1 感性决策控制器设计 | 第42-44页 |
3.4.2 理性决策控制器设计 | 第44-46页 |
3.4.3 决策执行机构设计 | 第46-47页 |
3.5 稳压及辅助计算模块设计 | 第47-50页 |
3.5.1 稳压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3.5.2 辅助控制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并联同步控制系统仿真 | 第51-61页 |
4.1 系统仿真模型 | 第51-53页 |
4.2 无同步控制策略下并联系统仿真 | 第53-56页 |
4.3 并联系统加入同步控制策略的仿真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并联同步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61-79页 |
5.1 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第62-64页 |
5.1.1 直流母线电容设计 | 第62-63页 |
5.1.2 功率主电路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63-64页 |
5.2 脉冲控制电路设计 | 第64-71页 |
5.2.1 DSP最小系统设计 | 第64页 |
5.2.2 检测与调理电路设计 | 第64-66页 |
5.2.3 PWM驱动电路设计 | 第66-67页 |
5.2.4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第67-69页 |
5.2.5 通讯电路设计 | 第69页 |
5.2.6 无线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第69-70页 |
5.2.7 保护电路设计 | 第70-71页 |
5.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1-76页 |
5.4.1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72页 |
5.4.2 A/D采样转换程序 | 第72-73页 |
5.4.3 同步控制算法程序 | 第73-75页 |
5.4.4 SPWM脉冲发生程序设计 | 第75-76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