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绪论第11-18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 目的及意义第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5页
  2. 国外研究动态第15-16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二、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第18-25页
 (一) 黄石市概况第18-19页
 (二)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第19-25页
  1. 宣传教育问题第19-21页
  2. 保障机制问题第21-22页
  3. 人才队伍问题第22-23页
  4. 规划利用问题第23-25页
三、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创新第25-34页
 (一)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考察第25-26页
  1. 日本: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登录制度第25页
  2. 法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和宣传引导机制第25-26页
  3. 韩国:启动“人间国宝”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障与激励机制第26页
 (二)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考察第26-28页
  1. 宜昌:突出“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和“产业园区保护”第26-27页
  2. 苏州:率先在全国实施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和资助机制第27页
  3. 台州:建立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保护机制第27-28页
 (三)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第28-34页
  1. 宣传教育机制创新第28-29页
  2. 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第29-30页
  3. 人才保障机制创新第30-31页
  4. 规划利用机制创新第31-32页
  5. 日常工作机制创新第32-34页
四、整合国家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第34-42页
 (一)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析第34-36页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析第36-38页
  1. 中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第36页
  2.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第36-37页
  3.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第37-38页
 (三) 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选择第38-42页
五、建构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模式第42-50页
 (一) 数字化馆藏模式第42-43页
 (二) 社区(民俗)博物馆模式第43-44页
 (三) 生态博物馆模式第44页
 (四) 节庆展演模式第44-45页
 (五) 旅游开发模式第45-46页
 (六) 主题公园模式第46-47页
 (七) 生产性保护模式第47-50页
六、余论第50-53页
 (一) 结论第50页
 (二) 其他保护模式浅探第50-52页
  1. 知识产权模式第51页
  2. 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第51-52页
 (三)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走向共享、和谐的大众文化--特里·伊格尔顿共同文化观之研究
下一篇:忠信花灯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