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Wi-Fi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VLC网络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3 可见光通信中的调制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4 可见光通信的融合接入网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创新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容量密度分析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2.3 Wi-Fi与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式下的容量密度分析 | 第23-26页 |
2.3.1 Wi-Fi的容量密度分析 | 第23-24页 |
2.3.2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 | 第24-26页 |
2.4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容量密度建模分析 | 第26-30页 |
2.4.1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容量密度的分析建模 | 第26-28页 |
2.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2.5 可见光融合接入网络的容量分析 | 第30-36页 |
2.5.1 电力线接入的容量分析 | 第30-32页 |
2.5.2 以太网接入的容量分析 | 第32-35页 |
2.5.3 光纤接入的容量分析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SC-PPM技术的研究 | 第38-4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分析 | 第38-39页 |
3.3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SC-PPM技术的研究 | 第39-41页 |
3.3.1 SC-PPM的原理与应用优势 | 第39-40页 |
3.3.2 SC-PPM的误码率分析 | 第40-41页 |
3.4 系统的SC-PPM的输出功率优化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结构 | 第46-51页 |
4.2.1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功能概述 | 第46-47页 |
4.2.2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 第47-51页 |
4.3 高速高密度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51-57页 |
4.3.1 系统的网络容量测试 | 第51-52页 |
4.3.2 系统的指标测试 | 第52-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