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交通管理论文

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初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目的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公安单警装备的含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 经验总结法第14-15页
    四、创新点第15-16页
        (一) 提出了应当尽快出台公安单警装备使用规范手册的建议第15页
        (二) 提出了建立交通警察单警装备考核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议第15页
        (三) 提出了开展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情景模拟训练的建议第15-16页
第二章 公安单警装备使用的基本原则第16-21页
    一、以人为本原则第16-17页
        (一) 以人为本的含义第16页
        (二) 公安机关以人为本执法的意义第16-17页
        (三)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的基本内涵第17页
    二、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第17-21页
        (一) 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含义第17-18页
        (二) 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法律渊源第18-19页
        (三) 单警装备使用引入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意义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警用装备的历史沿革第21-27页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9-1978)第21-22页
        (一) 警用服装起源于部队制服第21页
        (二) 枪支来源成分复杂第21页
        (三) 其他警用装备多沿袭于民国警察第21-22页
    二、探索完善阶段(1978-2006)第22-23页
        (一) 警察制服开始区别于部队并逐步接轨国际第22页
        (二) 使用枪支从军用枪支向警用枪支逐渐过渡第22页
        (三) 其他警械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第22-23页
    三、制度化阶段(2006年7月至今)第23-27页
        (一) 单警装备配备种类第23页
        (二) 单警装备具体分类第23-24页
        (三) 单警装备配备标准列表第24-25页
        (四) 特殊补充的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第25-27页
第四章 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现状第27-34页
    一、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取得的成效第27-30页
        (一) 防护性单警装备的使用有效减少一线执勤民警战斗损伤第27页
        (二) 制服性单警装备的使用有效增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第27-28页
        (三) 约束性单警装备的使用帮助交通警察妥善处置违法行为人第28页
        (四) 救护性单警装备的使用使交通警察能够快速救助事故伤者第28页
        (五) 警务通的使用大幅提升了交通警察执勤执法科技水平第28-29页
        (六)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效推动交通警察执勤执法规范化提升第29-30页
    二、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一) 部分交通警察不敢使用单警装备第30页
        (二) 面对高科技单警装备望而生畏第30页
        (三) 部分单警装备设计人性化不足第30-31页
        (四) 统一保管造成不方便使用第31页
    三、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1-34页
        (一)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第31-32页
        (二) 单警装备的使用培训不到位第32-33页
        (三) 单警装备的具体技术参数不明确第33页
        (四) 交通警察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第33-34页
第五章 解决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问题的具体对策第34-41页
    一、建立健全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的规章制度第34-35页
        (一)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单警装备使用前提和方法第34页
        (二) 结合全国各区域特点出台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手册第34-35页
    二、明确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原则第35-36页
        (一) 依法使用原则第35页
        (二) 严格依照程序原则第35页
        (三) 文明理性执法原则第35-36页
        (四) 分级适用原则第36页
        (五) 救助群众原则第36页
    三、强化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规定第36页
        (一) 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督导考核第36页
        (二) 对违规使用单警装备责任人进行追究第36页
    四、加强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培训第36-38页
        (一) 融法律法规于单警装备训练,强化依法行政观念第36-37页
        (二) 加强单警装备的业务培训,充分提高装备效能第37页
        (三) 严格单警装备操作考核,建立定期考核奖惩制度第37页
        (四)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整体使用水平第37-38页
    五、提高交通警察素质第38-39页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第38页
        (二) 规范交警行为,树立服务理念第38页
        (三) 严格招录制度,提高队伍素质第38-39页
    六、进一步改善交通警察单警装备第39-41页
        (一) 注重单警装备研制,提升装备使用实效第39页
        (二) 量体裁衣,针对地区特点配备装备第39-41页
第六章 结论第41-42页
    一、研究结论第41页
    二、存在不足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介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凌海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问题研究
下一篇:本溪市基层派出所民警激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