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公安单警装备的含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二) 经验总结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 提出了应当尽快出台公安单警装备使用规范手册的建议 | 第15页 |
(二) 提出了建立交通警察单警装备考核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议 | 第15页 |
(三) 提出了开展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情景模拟训练的建议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公安单警装备使用的基本原则 | 第16-21页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第16-17页 |
(一) 以人为本的含义 | 第16页 |
(二) 公安机关以人为本执法的意义 | 第16-17页 |
(三)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的基本内涵 | 第17页 |
二、最小使用武力原则 | 第17-21页 |
(一) 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 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法律渊源 | 第18-19页 |
(三) 单警装备使用引入最小使用武力原则的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警用装备的历史沿革 | 第21-27页 |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9-1978) | 第21-22页 |
(一) 警用服装起源于部队制服 | 第21页 |
(二) 枪支来源成分复杂 | 第21页 |
(三) 其他警用装备多沿袭于民国警察 | 第21-22页 |
二、探索完善阶段(1978-2006) | 第22-23页 |
(一) 警察制服开始区别于部队并逐步接轨国际 | 第22页 |
(二) 使用枪支从军用枪支向警用枪支逐渐过渡 | 第22页 |
(三) 其他警械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 | 第22-23页 |
三、制度化阶段(2006年7月至今) | 第23-27页 |
(一) 单警装备配备种类 | 第23页 |
(二) 单警装备具体分类 | 第23-24页 |
(三) 单警装备配备标准列表 | 第24-25页 |
(四) 特殊补充的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现状 | 第27-34页 |
一、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取得的成效 | 第27-30页 |
(一) 防护性单警装备的使用有效减少一线执勤民警战斗损伤 | 第27页 |
(二) 制服性单警装备的使用有效增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 | 第27-28页 |
(三) 约束性单警装备的使用帮助交通警察妥善处置违法行为人 | 第28页 |
(四) 救护性单警装备的使用使交通警察能够快速救助事故伤者 | 第28页 |
(五) 警务通的使用大幅提升了交通警察执勤执法科技水平 | 第28-29页 |
(六)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效推动交通警察执勤执法规范化提升 | 第29-30页 |
二、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一) 部分交通警察不敢使用单警装备 | 第30页 |
(二) 面对高科技单警装备望而生畏 | 第30页 |
(三) 部分单警装备设计人性化不足 | 第30-31页 |
(四) 统一保管造成不方便使用 | 第31页 |
三、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1-34页 |
(一)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 第31-32页 |
(二) 单警装备的使用培训不到位 | 第32-33页 |
(三) 单警装备的具体技术参数不明确 | 第33页 |
(四) 交通警察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解决我国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问题的具体对策 | 第34-41页 |
一、建立健全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的规章制度 | 第34-35页 |
(一)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单警装备使用前提和方法 | 第34页 |
(二) 结合全国各区域特点出台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手册 | 第34-35页 |
二、明确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原则 | 第35-36页 |
(一) 依法使用原则 | 第35页 |
(二) 严格依照程序原则 | 第35页 |
(三) 文明理性执法原则 | 第35-36页 |
(四) 分级适用原则 | 第36页 |
(五) 救助群众原则 | 第36页 |
三、强化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规定 | 第36页 |
(一) 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督导考核 | 第36页 |
(二) 对违规使用单警装备责任人进行追究 | 第36页 |
四、加强交通警察单警装备使用培训 | 第36-38页 |
(一) 融法律法规于单警装备训练,强化依法行政观念 | 第36-37页 |
(二) 加强单警装备的业务培训,充分提高装备效能 | 第37页 |
(三) 严格单警装备操作考核,建立定期考核奖惩制度 | 第37页 |
(四) 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提升整体使用水平 | 第37-38页 |
五、提高交通警察素质 | 第38-39页 |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 第38页 |
(二) 规范交警行为,树立服务理念 | 第38页 |
(三) 严格招录制度,提高队伍素质 | 第38-39页 |
六、进一步改善交通警察单警装备 | 第39-41页 |
(一) 注重单警装备研制,提升装备使用实效 | 第39页 |
(二) 量体裁衣,针对地区特点配备装备 | 第39-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1页 |
二、存在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