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相关的磁学概念 | 第14-18页 |
1.2.1 交换作用 | 第14-15页 |
1.2.2 磁各向异性 | 第15-18页 |
1.3 稀土金属 | 第18-21页 |
1.3.1 稀土金属的磁结构 | 第18-19页 |
1.3.2 稀土金属的磁矩 | 第19-20页 |
1.3.3 稀土调控过渡金属和合金的自旋-轨道耦合 | 第20-21页 |
1.4 磁化动力学过程和自旋泵浦效应 | 第21-27页 |
1.4.1 磁化动力学过程 | 第21-25页 |
1.4.2 自旋泵浦效应 | 第25-26页 |
1.4.3 自旋扩散长度 | 第26-27页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章 薄膜的制备、表征、磁性测量 | 第33-48页 |
2.1 磁控溅射 | 第33-35页 |
2.2 物性结构及其表征 | 第35-38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5-36页 |
2.2.2 X射线衍射仪 | 第36-38页 |
2.3 磁性测量及其原理 | 第38-46页 |
2.3.1 振动样品强磁计 | 第38-41页 |
2.3.2 铁磁共振 | 第41-43页 |
2.3.3 铁磁共振线宽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三章 Cu掺杂对Ni_(80)Fe_(20)/Nd_(1-x)Cu_x双层薄膜中自旋泵浦效应的调控 | 第48-63页 |
3.1 Py/Nd_(1-x)Cu_x样品的制备 | 第49-50页 |
3.2 Ta/Py/Nd_(1-x)Cu_x/Ta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50-51页 |
3.3 Ta/Py/Nd_(1-x)Cu_x/Ta样品的磁性测量 | 第51-52页 |
3.4 Ta/Py/Nd_(1-x)Cu_x/Ta薄膜的铁磁共振研究 | 第52-58页 |
3.4.1 共振场的频率依赖性 | 第53-55页 |
3.4.2 共振线宽的频率依赖性 | 第55-58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四章 Py/Ho-Cu磁性薄膜的自旋泵浦研究 | 第63-79页 |
4.1 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 第63-66页 |
4.2 薄膜的磁性测量 | 第66-67页 |
4.3 Py/Ho_(1-x)Cu_x薄膜的铁磁共振研究 | 第67-76页 |
4.3.1 共振场与频率的关系 | 第67-70页 |
4.3.2 共振线宽随频率的变化 | 第70-72页 |
4.3.3 Ta/Py/Ho_(1-x)Cu_x/Ta双层薄膜的自旋泵浦 | 第72-74页 |
4.3.4 Ta/Py/Nd/Ta系和Ta/Py/Ho/Ta系薄膜磁性比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