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ZQ区社区矫正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2-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1 社区矫正起源研究第14页
        1.2.2 社区矫正概念研究第14-15页
        1.2.3 社区矫正立法研究第15-16页
        1.2.4 社区矫正执行研究第16页
        1.2.5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研究第16-17页
        1.2.6 综合评价第17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社区矫正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社区矫正概念及特征第19-20页
        2.1.1 社区矫正概念第19-20页
        2.1.2 社区矫正基本特征第20页
    2.2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综合刑罚目的理论第20页
        2.2.2 行刑效益理论第20-21页
        2.2.3 刑法谦抑主义理论第21页
        2.2.4 刑罚人权保障理论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3-32页
    3.1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现状第23-25页
        3.1.1 社区矫正的基本架构第23页
        3.1.2 社区矫正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第23-24页
        3.1.3 社区矫正机构及队伍建设第24-25页
        3.1.4 社区矫正保障措施建设第25页
        3.1.5 社区矫正监管措施建设第25页
    3.2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践价值第25-26页
    3.3 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31页
        3.3.1 社区矫正立法滞后,缺乏必要支持第26页
        3.3.2 社区矫正管理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第26-27页
        3.3.3 社区矫正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第27页
        3.3.4 社区矫正机构不健全第27-28页
        3.3.5 社区矫正经费保障不到位第28页
        3.3.6 社区服刑人员人户分离现象对监管提出挑战第28-29页
        3.3.7 社区矫正衔接机制不健全第29页
        3.3.8 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不够完善第29-30页
        3.3.9 社区矫正社会公众认知度不高第30-31页
        3.3.10 基层党委政府的认识不到位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ZQ区社区矫正基本情况调研第32-40页
    4.1 ZQ区社区矫正基本情况第32-36页
        4.1.1 矫正对象情况分析第32-34页
        4.1.2 社区矫正工作分析第34-35页
        4.1.3 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情况分析第35页
        4.1.4 社区矫正适用刑罚趋势调查第35-36页
    4.2 ZQ区社区矫正成效第36-37页
        4.2.1 社区矫正组织领导第36页
        4.2.2 社区矫正保障措施第36-37页
    4.3 ZQ区社区矫正具体措施第37-39页
        4.3.1 加强规范化建设第37页
        4.3.2 创新监管措施第37-38页
        4.3.3 完善工作衔接机制第38页
        4.3.4 群众认知度提高第38-39页
    4.4 ZQ区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第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国内外社区矫正先进经验第40-44页
    5.1 国内社区矫正实践经验第40-42页
        5.1.1 北京经验第40页
        5.1.2 上海经验第40-41页
        5.1.3 滕州“全网管理”经验第41-42页
    5.2 国外社区矫正实践经验第42-43页
        5.2.1 美国、加拿大公众保护经验第42页
        5.2.2 英国刑罚执行经验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6章 完善社区矫正对策思考第44-54页
    6.1 完善立法,将社区矫正工作具体化、标准化第44-45页
        6.1.1 制定社区矫正专门法律第44页
        6.1.2 修订刑事相关法律第44页
        6.1.3 修改人民警察法第44-45页
        6.1.4 加强与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相衔接的制度建设第45页
    6.2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第45-46页
        6.2.1 争取政法专项编制向基层司法所的投放力度,解决队伍建设瓶颈第45页
        6.2.2 加大社区矫正公益岗的争取力度,加大培训力度第45-46页
    6.3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第46页
    6.4 切实解决经费保障困难问题第46-47页
    6.5 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居住地变更流程,克服人户分离的执行困难第47-48页
        6.5.1 加强监管,降低居住地变更概率,发现擅自外出者给予严格处罚第47页
        6.5.2 规范居住地变更手续第47-48页
    6.6 强化监督,完善工作衔接机制第48-49页
        6.6.1 加强公、检、法、司、监狱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力度第48页
        6.6.2 开展派驻式检查监督,建立社区矫正矫正检察官办公室第48-49页
    6.7 完善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第49-50页
        6.7.1 通过立法明确审前调查评估制度的法律地位第49页
        6.7.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责任意识第49-50页
        6.7.3 建立科学的调查评估体系,丰富调查评估方式第50页
    6.8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度第50-51页
    6.9 开展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第51-52页
    6.10 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年级小学生跨文化敏感现状调查研究--以武汉市两所小学为对象
下一篇:态度系统视角下BBC纪录片《中国新年》的积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