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论文中出现的英文缩写集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初情期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 多基因遗传是初情期的基础 | 第13-15页 |
1.1 Kiss-1/GPR54系统 | 第13-14页 |
1.2 Leptin系统 | 第14页 |
1.3 Lin28B/let-7系统 | 第14-15页 |
2 表观遗传学对初情期的影响 | 第15-18页 |
2.1 DNA甲基化对初情期的影响 | 第15-17页 |
2.1.1 DNA甲基化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DNA甲基化转移酶 | 第16页 |
2.1.3 DNA甲基化结合蛋白 | 第16页 |
2.1.4 DNA甲基化在初情期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2 组蛋白修饰对初情期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1 组蛋白修饰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组蛋白修饰在初情期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3 非编码RNA | 第18页 |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1.1.1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1.1.3 试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 第20-21页 |
1.2 试验动物及取样年龄 | 第21页 |
1.3 阴门开启的观察 | 第21页 |
1.4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 第21页 |
1.5 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1页 |
1.6 DNMTs、MBPsmRNAs表达的检测 | 第21-24页 |
1.6.1 下丘脑总RNA提取 | 第21-22页 |
1.6.2 RNA质量检测 | 第22页 |
1.6.3 反转录合成cDNA | 第22-23页 |
1.6.4 cDNA质量的鉴定 | 第23页 |
1.6.5 PCR引物设计 | 第23-24页 |
1.6.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4页 |
1.7 下丘脑DNA提取与质检 | 第24-25页 |
1.7.1 总DNA提取 | 第24-25页 |
1.7.2 总DNA质检 | 第25页 |
1.8 总体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 第25-27页 |
1.8.1 检测步骤 | 第25-26页 |
1.8.2 计算 | 第26-27页 |
1.9 卵巢的组织学观察 | 第27页 |
1.10 大鼠下丘脑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测序 | 第27-31页 |
1.10.1 总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27-28页 |
1.10.2 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28页 |
1.10.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31页 |
1.11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2 结果 | 第32-48页 |
2.1 初情期启动 | 第32页 |
2.1.1 阴门开启的观察 | 第32页 |
2.2 卵巢的组织学观察 | 第32-33页 |
2.3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 第33-34页 |
2.4 下丘脑DNMTs、MBPsmRNAs表达水平在初情期前和初情期的变化 | 第34-36页 |
2.4.1 DNMTsmRNA的表达水平 | 第34-35页 |
2.4.2 MBPsmRNA的表达水平 | 第35-36页 |
2.5 下丘脑DAN总体甲基化水平 | 第36-37页 |
2.6 DNA质检结果 | 第37-38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38-48页 |
2.7.1 测序reads与参考基因组的比对 | 第38页 |
2.7.2 启动子和CpG岛覆盖度分析 | 第38-39页 |
2.7.3 启动子和CpG岛的甲基化分析 | 第39-42页 |
2.7.4 区域甲基化图谱 | 第42-43页 |
2.7.5 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MR)分析 | 第43页 |
2.7.6 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 | 第43-44页 |
2.7.7 GO基因功能分类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44-46页 |
2.7.8 KEGG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2页 |
3.1 DNMTsmRNA、MBPsmRNA表达及DNA总体甲基化水平 | 第48-49页 |
3.1.1 DNMTsmRNA | 第48-49页 |
3.1.2 MBPsmRNA | 第49页 |
3.2 初情期前和初情期DNA甲基化状态的分析 | 第49-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A | 第63-65页 |
附录 B | 第65-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