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密码学简要介绍 | 第10-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成果 | 第13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 | 第15-18页 |
2.1 双线性映射 | 第15页 |
2.2 复杂性假设 | 第15-17页 |
2.2.1 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 | 第15-16页 |
2.2.2 决定性Diffie-Hellman假设 | 第16页 |
2.2.3 决定性平方Diffie-Hellman假设 | 第16页 |
2.2.4 决定性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 | 第18-34页 |
3.1 介绍 | 第18-19页 |
3.1.1 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的历史 | 第18-19页 |
3.2 我们的贡献 | 第19页 |
3.2.1 本章结构 | 第19页 |
3.3 预备知识 | 第19-23页 |
3.3.1 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的定义 | 第19-20页 |
3.3.2 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20-23页 |
3.4 可转换认证加密方案 | 第23-24页 |
3.5 安全性分析 | 第24-33页 |
3.5.1 机密性 | 第24-28页 |
3.5.2 强不可伪造 | 第28-31页 |
3.5.3 匿名性 | 第31-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 | 第34-53页 |
4.1 介绍 | 第34-35页 |
4.1.1 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的历史 | 第34-35页 |
4.2 我们的贡献 | 第35页 |
4.2.1 本章结构 | 第35页 |
4.3 预备知识 | 第35-38页 |
4.3.1 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的定义 | 第35-36页 |
4.3.2 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的安全模型 | 第36-38页 |
4.4 基于身份的广义签密方案 | 第38-41页 |
4.5 安全性分析 | 第41-52页 |
4.5.1 机密性 | 第41-49页 |
4.5.2 存在性不可伪造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5.1 总结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58-5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