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内容及特点 | 第18-28页 |
一、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 | 第18-21页 |
(一)文化 | 第18-19页 |
(二)传统文化 | 第19-20页 |
(三)优秀传统文化 | 第20页 |
(四)我国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20-21页 |
二、我国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21-26页 |
(一)我国哈萨克族的概况 | 第21页 |
(二)友善精神的传统礼仪 | 第21-22页 |
(三)具有现代文明的饮食文化 | 第22-23页 |
(四)团结和谐的节日文化 | 第23-24页 |
(五)进取精神的民间文学 | 第24-26页 |
三、我国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 第26-28页 |
(一)游牧色彩鲜明 | 第26页 |
(二)文化形式多样 | 第26-27页 |
(三)文化体系相对独立 | 第27页 |
(四)跨界文化突出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 第28-40页 |
一、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 第28-31页 |
(一)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 第28-29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 | 第29-30页 |
(三)社会实践是价值追求一致性的内在体现 | 第30-31页 |
二、价值内涵的相容性 | 第31-38页 |
(一)爱国价值观 | 第31-33页 |
(二)和谐价值观 | 第33-35页 |
(三)诚信价值观 | 第35页 |
(四)友善价值观 | 第35-38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哈萨克聚居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要作用 | 第40-46页 |
一、营造了良好的培育环境 | 第40-43页 |
(一)营造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 第40-41页 |
(二)积极的价值共识 | 第41-42页 |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2-43页 |
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第43-44页 |
三、提供了有效的培育载体 | 第44-46页 |
(一)传统礼仪 | 第44-45页 |
(二)民间规约 | 第45页 |
(三)民间文学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及哈萨克聚居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第46-51页 |
一、发掘并整合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6-48页 |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 第46-47页 |
(二)发挥文化资源的载体作用 | 第47页 |
(三)优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47-48页 |
二、利用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8-50页 |
(一)弘扬爱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 第48-49页 |
(二)坚定诚信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 第49页 |
(三)利用已形成的友善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 第49-50页 |
三、注重对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 第57-60页 |
附录B: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