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金属矿论文

戴尔福特食酸菌对三种溶液中Au3+的矿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金的回收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自然界中金的分布及形态第10-11页
        1.2.2 金的回收技术第11-13页
    1.3 金的生物矿化回收第13-16页
        1.3.1 矿化回收金微生物第13-14页
        1.3.2 微生物矿化金机理第14-16页
            1.3.2.1 生物吸附与生物累积第14-15页
            1.3.2.2 生物还原与沉淀第15-16页
    1.4 微生物矿化金工业应用第16-18页
        1.4.1 电镀废水中金的回收第16-17页
        1.4.2 电子垃圾中金的回收第17-18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8-20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页
        1.5.3 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戴尔福特食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氯金酸的矿化研究第20-42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0-22页
        2.2.2 菌株的采集及分离第22页
        2.2.3 菌株的纯化和鉴定第22-24页
        2.2.4 菌株与氯金酸相互作用研究第24-25页
        2.2.5 溶液中Au~(3+)的测定第25页
        2.2.6 菌体对金离子的生物矿化第25-26页
        2.2.7 不同菌株对金离子的矿化作用第26页
        2.2.8 表征分析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40页
        2.3.1 菌株分离及鉴定结果第27-28页
        2.3.2 菌体对金离子的去除第28-30页
        2.3.3 戴尔福特菌对金离子的生物矿化第30-33页
        2.3.4 几种细菌对Au~(3+)的矿化效果对比第33-34页
        2.3.5 戴尔福特菌FZUL-63与金作用后表征分析第34-40页
            2.3.5.1 透射电镜(TEM)表征分析第34-35页
            2.3.5.2 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第35-36页
            2.3.5.3 原子力显微镜第36-37页
            2.3.5.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37-39页
            2.3.5.5 XPS价态分析第39-40页
    2.4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常见金属离子对戴尔福特食酸菌FZUL-63矿化金离子的影响第42-50页
    3.1 前言第4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3.2.2 菌株的纯化和鉴定第43页
        3.2.3 菌株与Ag~+,Cu~(2+),Zn~(2+),Pb~(2+),Pt~(3+),Cr~(6+)相互作用研究第43页
        3.2.4 溶液中Au~(3+),Ag~+,Cu~(2+),Zn~(2+),Pb~(2+),pt~(3+),Cr~(6+)的测定第43-44页
        3.2.5 Cu~(2+),Zn~(2+),Pb~(2+),Pt~(2+),Cr~(6+)对戴尔福特食酸菌矿化金离子的影响第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3.3.1 菌种的鉴定第44页
        3.3.2 菌株与Ag~+,Cu~(2+),Zn~(2+),Pb~(2+),Pt~(3+),Cr~(6+)相互作用第44-46页
        3.3.3 Cu~(2+),Zn~(2+),Pb~(2+),Pt~(3+),Cr~(6+)对戴尔福特菌矿化金离子的影响第46-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戴尔福特食酸菌与电镀废水和电子垃圾中金离子的作用研究第50-66页
    4.1 前言第50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4.2.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4.2.2 菌种来源第51页
        4.2.3 菌株的鉴定第51页
        4.2.4 戴尔福特食酸菌与电镀废水中金离子的作用第51-52页
        4.2.5 戴尔福特食酸菌与电子垃圾消解液中金离子的作用第52-53页
        4.2.6 溶液中Au~(3+),Cu~(2+),Zn~(2+),Pb~(2+),pt~(3+),Cr~(6+)的测定第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4.3.1 菌种的鉴定第53页
        4.3.2 戴尔福特食酸菌对电镀废水中金离子的回收第53-58页
            4.3.2.1 戴尔福特菌与电镀废水的相互作用第53-54页
            4.3.2.2 XRD,SEM,TEM表征分析第54-57页
            4.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57-58页
            4.3.2.4 XPS价态分析第58页
        4.3.3 戴尔福特食酸菌对电子垃圾消解液中金离子的回收第58-64页
            4.3.3.1 戴尔福特菌与电子垃圾消解液的相互作用第58-60页
            4.3.3.2 XRD,TEM,SEM表征分析第60-62页
            4.3.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62-63页
            4.3.3.4 XPS价态分析第63-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77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矩形断面巷道风速分布规律的LDA实验研究
下一篇:钠改性铜基分子筛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