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性能主动测量工具开发包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网络性能测量技术 | 第14-15页 |
1.2.2 网络性能测量工具 | 第15-17页 |
1.2.3 实现测量工具的开发包 | 第17-18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主动测量技术的研究概述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主动测量技术介绍 | 第20-21页 |
2.3 主动测量技术应用 | 第21-25页 |
2.3.1 往返延迟测量 | 第21-22页 |
2.3.2 带宽测量 | 第22-24页 |
2.3.3 丢包测量 | 第24-25页 |
2.4 主动测量模式总结 | 第25-28页 |
2.4.1 探测包类型分类 | 第25-26页 |
2.4.2 探测包发送方式分类 | 第26-27页 |
2.4.3 测量点分类 | 第27页 |
2.4.4 计算所需参数分类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主动测量工具开发包的设计 | 第29-3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现有主动测量工具实现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 功能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数据包接收 | 第31-32页 |
3.3.2 数据包接收 | 第32-33页 |
3.3.3 数据包处理 | 第33-34页 |
3.4 主动测量工具开发包的应用 | 第34-35页 |
3.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主动测量工具开发包的实现 | 第36-5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总体实现框架 | 第36-38页 |
4.3 数据包构造与发送模块 | 第38-42页 |
4.3.1 构造不同类型数据包 | 第38-39页 |
4.3.2 构造不同发送方式数据包 | 第39-41页 |
4.3.3 数据包发送模块代码实现归纳 | 第41-42页 |
4.4 数据包接收模块 | 第42-46页 |
4.4.1 参数设置部分 | 第43页 |
4.4.2 数据包结构函数的定义 | 第43-44页 |
4.4.3 捕获数据包部分 | 第44-45页 |
4.4.4 数据包匹配机制 | 第45页 |
4.4.5 数据包接收模块代码实现归纳 | 第45-46页 |
4.5 数据包处理模块 | 第46-47页 |
4.5.1 发出数据包的处理 | 第46-47页 |
4.5.2 接收数据包的处理 | 第47页 |
4.6 实现流程 | 第47-49页 |
4.6.1 开发包实现测量工具流程 | 第47-48页 |
4.6.2 开发包实现测量工具的代码实现归纳 | 第48-49页 |
4.7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实验分析 | 第50-5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实验平台 | 第50-51页 |
5.3 功能验证 | 第51-55页 |
5.3.1 功能验证实验方案 | 第51页 |
5.3.2 功能验证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5.4 性能验证 | 第55-56页 |
5.4.1 性能验证实验方案 | 第55页 |
5.4.2 性能验证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5 实现效率分析 | 第56-57页 |
5.6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