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AWRK6的诞生及其结构功能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0.1 抗菌肽简介 | 第10-11页 |
0.2 抗菌肽的来源 | 第11-12页 |
0.3 抗菌肽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 第12-14页 |
0.4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0.4.1 细胞外作用模式 | 第15页 |
0.4.2 胞内作用模式 | 第15页 |
0.4.3 对真核细胞无杀伤作用的原因 | 第15-16页 |
0.5 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0.5.1 显微镜方法 | 第16页 |
0.5.2 圆二色谱(CD)技术 | 第16-17页 |
0.6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 | 第17-18页 |
0.6.1 抗菌肽抑制杀伤细菌 | 第17页 |
0.6.2 抗菌肽的抗真菌作用 | 第17页 |
0.6.3 抗菌肽的其他作用 | 第17-18页 |
0.7 抗菌肽的应用及前景 | 第18页 |
0.8 本文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1章 抗菌肽 AWRK6 的诞生 | 第20-24页 |
1.1 引言 | 第20-2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 结果 | 第21-22页 |
1.4 讨论 | 第22-24页 |
第2章 抗菌肽AWRK6抑菌活性和抑菌动力学曲线 | 第24-3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2.4 溶液和培养基的配置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3.1 最抑菌浓度测定 | 第26页 |
2.3.2 不同pH值条件下抑菌能力测定 | 第26-27页 |
2.3.3 不同时间下抑菌能力测定 | 第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2.4.1 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 第27-28页 |
2.4.2 不同pH值条件下抑菌结果 | 第28-29页 |
2.4.3 不同时间下抑菌结果 | 第29-30页 |
第3章 抗菌肽圆二色谱研究 | 第30-3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圆二色谱分析 | 第30-31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3.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4章 抗菌肽稳定性研究及溶血性研究 | 第33-36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4.3.1 溶血试验 | 第33-34页 |
4.3.2 抗菌太对蛋白酶耐受性试验 | 第3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4.4.1 溶血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4.4.2 抗菌肽对蛋白酶耐受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