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

鸡粪有机肥发酵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1 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第11-14页
        1.1.1 物理影响指标第11-12页
        1.1.2 化学影响指标第12-13页
        1.1.3 生物影响指标第13-14页
    1.2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第14页
        1.2.1 物理学评价指标第14页
        1.2.2 化学评价指标第14页
        1.2.3 生物学评价指标第14页
    1.3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秸秆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第17-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2.1.1 堆肥材料第17页
        2.1.2 堆料配比第17页
        2.1.3 试验设计第17-18页
        2.1.4 堆肥发酵第18页
        2.1.5 堆料的采集第18页
        2.1.6 检测项目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31页
        2.2.1 堆肥过程中堆体的表观特征变化第19-20页
        2.2.2 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的变化第20-22页
        2.2.3 堆肥过程中pH的变化第22页
        2.2.4 堆肥过程中电导率(EC)的变化情况第22-23页
        2.2.5 堆肥过程中铵态氮的变化情况第23-24页
        2.2.6 堆肥过程中硝态氮的变化情况第24页
        2.2.7 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第24-26页
        2.2.8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情况第26-27页
        2.2.9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情况第27-28页
        2.2.10 堆肥过程中全氮的变化情况第28-29页
        2.2.11 堆肥过程中全磷、全钾的变化第29-30页
        2.2.12 堆肥过程中蛔虫卵死亡率的变化第30-31页
    2.3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高温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形态学鉴定第33-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1.1 样品来源第33页
        3.1.2 培养基第33页
        3.1.3 分离方法:第33-34页
        3.1.4 放线菌的外观特征观察第34-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3.2.1 各堆肥发酵处理腐熟后有效活菌数的比较第35-36页
        3.2.2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与培养特征第36-37页
        3.2.3 放线菌生理生化特征第37页
        3.2.4 放线菌降解大分子物质试验结果第37-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栽培的影响第40-5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4.1.1 试验材料第40-41页
        4.1.2 试验设计第41页
        4.1.3 取样与测定第41页
        4.1.4 试验测定方法第41-4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4.2.1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生长性状、产量影响第42-44页
        4.2.2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第44-46页
        4.2.3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第46-48页
    4.3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结论第50-51页
        5.1.1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秸秆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第50页
        5.1.2 高温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形态学鉴定第50-51页
        5.1.3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栽培的作用效果第51页
    5.2 存在不足及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片上光阱传感单元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的供磷量及其与土壤磷组分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