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决定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6-38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6-18页
        1.1.1 选题背景第16-17页
        1.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8-32页
        1.2.1 汇率的动态决定第18-21页
        1.2.2 汇率变动的实体经济效应第21-28页
        1.2.3 汇率变动的虚拟经济效应第28-31页
        1.2.4 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31-3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第32-34页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第32页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第32-34页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34-38页
        1.4.1 研究方法第34-35页
        1.4.2 主要创新第35-38页
第2章 汇率的动态决定及其经济效应相关理论第38-62页
    2.1 汇率的动态决定理论第38-42页
        2.1.1 购买力平价假说第38-39页
        2.1.2 无抛补利率平价模型第39页
        2.1.3 行为均衡汇率决定模型第39页
        2.1.4 价格弹性货币模型和价格粘性货币模型第39-40页
        2.1.5 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第40-41页
        2.1.6 泰勒规则汇率决定模型第41-42页
    2.2 汇率的经济效应理论第42-59页
        2.2.1 蒙代尔-佛莱明模型第42-47页
        2.2.2 Dornbusch模型第47-50页
        2.2.3 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第50-52页
        2.2.4 开放经济AD-AS模型第52-57页
        2.2.5 流量导向模型第57-58页
        2.2.6 戈登模型第58-59页
    2.3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3章 均衡视角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决定分析第62-90页
    3.1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模型第63-65页
    3.2 时变协整模型原理第65-68页
        3.2.1 时变协整模型的VECM表示第66页
        3.2.2 切比雪夫时间多项式模型化第66-67页
        3.2.3 时变协整模型的LR统计量构建第67-68页
    3.3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动态决定分析第68-81页
        3.3.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第68-71页
        3.3.2 DGP识别与平稳性检验第71-74页
        3.3.3 基于时变协整模型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汇率失调测度第74-78页
        3.3.4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经济基本面因素之间的时变协整关系第78-81页
    3.4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动态调整分析第81-87页
        3.4.1 TVP-SV-VAR模型原理第81-82页
        3.4.2 经济基本面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动态冲击效应第82-87页
    3.5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4章 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分析第90-114页
    4.1 货币政策和产出冲击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第92-93页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第93-100页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93-95页
        4.2.2 非线性汇率方程第95-96页
        4.2.3 非线性检验及转移函数的设定第96-97页
        4.2.4 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实际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效应模型设定第97-100页
    4.3 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实证检验第100-106页
        4.3.1 基于冲击方向下的非对称效应分析第100-102页
        4.3.2 基于冲击强度下的非对称效应分析第102-105页
        4.3.3 基于不同汇率波动区制下的非对称效应分析第105-106页
    4.4 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影响的时变特征分析第106-111页
        4.4.1 LT-TVP-VAR模型原理第106-108页
        4.4.2 实证结果分析第108-111页
    4.5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第5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第114-136页
    5.1 DSGE理论模型构建第115-119页
        5.1.1 家庭部门第116页
        5.1.2 企业部门第116-117页
        5.1.3 银行部门第117页
        5.1.4 政府部门第117页
        5.1.5 国际贸易部门第117-118页
        5.1.6 市场均衡条件第118-119页
    5.2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实体经济效应模拟分析第119-122页
        5.2.1 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第119-121页
        5.2.2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脉冲响应分析第121-122页
    5.3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实体经济效应实证检验第122-134页
        5.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第122-124页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124-125页
        5.3.3 共同因子提取第125-126页
        5.3.4 三维脉冲响应分析第126-131页
        5.3.5 时点脉冲响应分析第131-134页
    5.4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6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第136-152页
    6.1 汇率变动对股票价格、利率的传导机制分析第138-139页
    6.2 贝叶斯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原理第139-142页
        6.2.1 ST-BVAR模型设定第140页
        6.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第140-141页
        6.2.3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第141-142页
    6.3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第142页
    6.4 ST-BVAR模型非线性检验结果及汇率波动区制识别第142-144页
        6.4.1 ST-BVAR模型非线性检验结果第142-143页
        6.4.2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区制识别第143-144页
    6.5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虚拟经济的非对称冲击效应分析第144-147页
    6.6 人民币实际汇率冲击对我国虚拟经济影响的时变特征分析第147-151页
    6.7 本章小结第151-152页
第7章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第152-170页
    7.1 开放经济条件下理论模型构建第153-155页
    7.2 开放经济条件下时变参数模型构建及参数估计第155-157页
        7.2.1 开放经济条件下时变参数模型构建第155-156页
        7.2.2 开放经济条件下时变参数估计第156-157页
    7.3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第157-158页
    7.4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时变特征分析第158-165页
        7.4.1 基于TVP-SV-VAR模型估计的结果第159页
        7.4.2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第159-163页
        7.4.3 基于泰勒规则下实际汇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第163-165页
    7.5 不同汇率波动区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第165-168页
    7.6 本章小结第168-170页
结论第170-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9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94-195页
致谢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业竞争、企业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下一篇:通胀指数债券、最低收益保障与养老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