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制优化研究--以A银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3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6-29页
    2.1 洗钱第16-19页
        2.1.1 洗钱的定义第16-17页
        2.1.2 洗钱的方式第17-19页
    2.2 反洗钱第19-27页
        2.2.1 我国反洗钱工作现状第19-22页
        2.2.2 国外金融领域反洗钱监管现状第22-25页
        2.2.3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的不足第25-27页
    2.3 中国反洗钱监管发展的国际经验第27-28页
        2.3.1 风险为本的分类监管是发展方向第27页
        2.3.2 对金融机构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需要加强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第29-39页
    3.1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要求第29页
    3.2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内涵第29-30页
    3.3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流程第30-38页
        3.3.1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识别第31-32页
        3.3.2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评估第32-35页
        3.3.3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第35-36页
        3.3.4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措施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A银行反洗钱风险评估机制构建第39-61页
    4.1 A银行概况第39页
    4.2 A银行反洗钱风险现状分析第39-42页
        4.2.1 内控制度现状第39-40页
        4.2.2 组织架构现状第40页
        4.2.3 人员配备与资质现状第40-41页
        4.2.4 客户身份识别现状第41页
        4.2.5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现状第41-42页
    4.3 A银行反洗钱风险识别第42-45页
        4.3.1 组织架构风险第42-43页
        4.3.2 内控制度风险第43页
        4.3.3 客户身份识别风险第43-44页
        4.3.4 可疑交易报告风险第44页
        4.3.5 培训与宣传风险第44页
        4.3.6 配合协调风险第44-45页
    4.4 A银行反洗钱风险评估第45-59页
        4.4.1 A银行反洗钱风险指标层次结构模型第45-46页
        4.4.2 A银行风险因素严重性综合评估第46-53页
        4.4.3 A银行反洗钱风险因素评级第53-57页
        4.4.4 A银行风险因素等级划分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A银行反洗钱机制风险管理措施及启示第61-66页
    5.1 A银行反洗钱机制风险应对策略第61-62页
    5.2 A银行风险避免和预防措施第62-64页
        5.2.1 完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第62-63页
        5.2.2 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第63-64页
        5.2.3 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第64页
    5.3 银行风险转移措施第64-65页
    5.4 A银行风险减轻措施第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优化的启示第66-69页
    6.1 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优化策略第66-68页
        6.1.1 完善反洗钱内控机制第66页
        6.1.2 确立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第66-67页
        6.1.3 构建反洗钱激励惩罚机制第67页
        6.1.4 构建反洗钱协同机制第67页
        6.1.5 构建反洗钱人才保障机制第67-68页
        6.1.6 建立并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第68页
        6.1.7 建立并完可疑交易监测和报告机制第68页
    6.2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