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对页岩气发育的控制作用及应用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3-2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2 沉积相与页岩油气关系 | 第18-20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2-23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沉积相条件 | 第25-35页 |
2.1 页岩形成发育的沉积相 | 第25-26页 |
2.2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条件 | 第26-29页 |
2.3 沉积相与页岩发育特征 | 第29-32页 |
2.3.1 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1页 |
2.3.2 矿物组分 | 第31-32页 |
2.4 沉积相对页岩气发育的约束机制 | 第32-35页 |
3 贵州北缘沉积环境与页岩发育 | 第35-53页 |
3.1 贵州北缘地质背景 | 第35-37页 |
3.2 沉积环境演化 | 第37-41页 |
3.3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条件 | 第41-46页 |
3.3.1 富有机质页岩分布 | 第41-43页 |
3.3.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44页 |
3.3.3 岩石矿物学特征 | 第44-46页 |
3.4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模式 | 第46-53页 |
3.4.1 岩性组合特征 | 第46-49页 |
3.4.2 沉积环境特征 | 第49-51页 |
3.4.3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模式 | 第51-53页 |
4 东濮北部凹陷沉积环境与页岩发育 | 第53-68页 |
4.1 东濮凹陷北部地质背景 | 第53-55页 |
4.2 沉积环境演化 | 第55-61页 |
4.3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条件 | 第61-66页 |
4.4 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模式 | 第66-68页 |
5 典型页岩发育区岩相与页岩含气关系 | 第68-105页 |
5.1 岩相岩相特征 | 第68-79页 |
5.1.1 贵州北缘岩相特征 | 第68-76页 |
5.1.2 东濮凹陷北部岩相特征 | 第76-79页 |
5.2 地球化学特征 | 第79-86页 |
5.2.1 贵州岩相与页岩气地质特征 | 第79-82页 |
5.2.2 东濮凹陷岩相与页岩气地质特征 | 第82-86页 |
5.3 储集空间 | 第86-95页 |
5.3.1 贵州储集空间类型以及变化特征 | 第86-92页 |
5.3.2 东濮凹陷储集空间类型以及变化特征 | 第92-95页 |
5.4 岩相与含气有利关系 | 第95-105页 |
6 页岩气有利选区 | 第105-113页 |
6.1 有利选区方法 | 第105-106页 |
6.2 有利区选区参数与原则 | 第106-107页 |
6.3 典型地区有利选区 | 第107-110页 |
6.4 有利选区的沉积相约束 | 第110-113页 |
7 结论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