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的刑法规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启示 | 第8-9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的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的基本形式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的主要特点 | 第12-13页 |
一.被害人众多 | 第12-13页 |
二.身份相互交织 | 第13页 |
三.诈骗形式呈“传销式” | 第13页 |
第三节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高发的原因 | 第13-16页 |
一.犯罪所得收益高 | 第13-14页 |
二.网贷平台运营存在缺陷 | 第14-15页 |
三.校园管理存在不足 | 第15页 |
四.大学生信贷需求高涨 | 第15-16页 |
五.大学生被害人存在过错 | 第16页 |
第四节 当前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16-18页 |
一.加大打击力度 | 第16-17页 |
二.提升防范意识 | 第17页 |
三.推进行业监管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刑法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一.严重侵害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 第18页 |
二.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 第18-19页 |
三.严重扰乱校园网贷的秩序 | 第19页 |
四.成为滋生其他犯罪的温床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刑法罪名辨析 | 第20-25页 |
一.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 第20-21页 |
二.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 | 第21-23页 |
三.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第一节 刑罚配置不合理 | 第25页 |
第二节 赃款追缴难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犯罪黑数大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大学生保护力度弱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域外校园网贷诈骗刑法现状及借鉴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域外刑事法律规定 | 第28-30页 |
一.德国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28-29页 |
二.日本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29-30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的有关规定 | 第30页 |
第二节 域外刑事法律的借鉴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校园网贷中诈骗行为刑法规制的完善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实现刑法定量因素的转变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平衡刑罚的适用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促进资格刑的完善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推动附随性经济赔偿制度的建立 | 第35-36页 |
第五节 加强大学生嫌疑人的教育改造 | 第36-37页 |
第六节 强化被害人的保护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