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1页
第二章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第11-15页
    2.1 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概念第11页
    2.2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概述第11-15页
        2.2.1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概念第11页
        2.2.2 反垄断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特点第11-12页
        2.2.3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殊性第12-15页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现状分析第15-20页
第四章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问题分析第20-28页
    4.1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问题分析第20-21页
        4.1.1 证据的种类形式存在疏漏第20页
        4.1.2 关于专家证据的法律规范空白第20-21页
    4.2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和证据保全的问题分析第21-23页
        4.2.1 证据交换制度不能起到收集证据的作用第21-22页
        4.2.2 执法机构决议与民事诉讼缺乏有效的衔接第22页
        4.2.3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保全立法的不足第22-23页
    4.3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问题分析第23-27页
        4.3.1 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立法局限第23-24页
        4.3.2 不同行为类型的举证责任问题分析第24-27页
    4.4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分析第27-28页
第五章 域外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研究第28-32页
    5.1 关于证据开示制度第28-29页
        5.1.1 美国反垄断证据开示制度第28页
        5.1.2 欧盟反垄断证据开示制度第28-29页
    5.2 关于专家证人制度第29-30页
        5.2.1 专家证人的诉讼地位第29页
        5.2.2 专家证人的资格审查第29-30页
        5.2.3 专家证词的救济第30页
    5.3 关于反垄断行政决定在民事诉讼中效力认定第30-31页
        5.3.1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在先决定为初步依据第30页
        5.3.2 以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在先决定作为判决的依据第30-31页
    5.4 关于证据保全制度第31-32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路径分析第32-43页
    6.1 增加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种类第32-34页
        6.1.1 引入传闻证据类型第32-33页
        6.1.2 规定专家证言证据规则第33-34页
    6.2 合理规定反垄断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第34-36页
        6.2.1 根据不同分析模式选择举证责任规则第34-35页
        6.2.2 举证责任分配的自由裁量权第35-36页
        6.2.3 确定表面证据规则第36页
    6.3 构建多层次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第36-37页
        6.3.1 建立起法官对证明标准的自由裁量权第36-37页
    6.4 完善证据保全和证据收集制度第37-43页
        6.4.1 完善相应立法,增强原告的证据收集能力第37-38页
        6.4.2 确立证据开示制度第38-39页
        6.4.3 明确反垄断执法机关证据规则第39-40页
        6.4.4 加强法院的证据收集能力第40-41页
        6.4.5 完善证据保全立法规定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微信购物纠纷的司法救济--以朋友圈购物模式为中心
下一篇:我国对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