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 菝葜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1 菝葜简介 | 第10页 |
1.2 菝葜的化学成分 | 第10-11页 |
1.3 菝葜的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1.3.1 抗氧化 | 第11页 |
1.3.2 抗肿瘤 | 第11页 |
1.3.3 抑菌 | 第11页 |
1.3.4 代谢类疾病的治疗作用 | 第11-12页 |
1.3.5 其它作用 | 第12页 |
2 巨噬细胞与炎症 | 第12-14页 |
2.1 巨噬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2.2 细胞因子与炎症 | 第13页 |
2.3 NF-κB信号通路 | 第13-14页 |
3 细胞凋亡与炎症 | 第14-15页 |
3.1 促凋亡caspase蛋白家族 | 第14页 |
3.2 抗凋亡Bcl-2家族 | 第14-15页 |
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4.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的纯化 | 第17-25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2.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 菝葜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2.3 大孔树脂预处理 | 第19页 |
2.4 树脂的静态吸附 | 第19页 |
2.5 树脂的静态解吸 | 第19页 |
2.6 筛选分离树脂并优化其吸附、解吸条件 | 第19-20页 |
2.6.1 静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2.6.2 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的优化 | 第19-20页 |
2.7 纯化酚类的树脂上样、解吸条件的确定 | 第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3.1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 | 第20页 |
3.2 树脂选型 | 第20-21页 |
3.3 D101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的优化 | 第21-24页 |
3.3.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21页 |
3.3.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21-22页 |
3.3.3 乙醇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22页 |
3.3.4 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的优化研究 | 第22-24页 |
3.3.4.1 吸附流速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4.2 上样浓度对大孔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 第23页 |
3.3.4.3 洗脱剂流速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3.3.4.4 乙醇体积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 | 第24页 |
3.4 树脂洗脱结果 | 第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及其转录的影响 | 第25-37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1.1 材料 | 第25页 |
1.2 主要药品 | 第25-2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试剂的配置 | 第26页 |
2.2 RAW264.7巨噬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 | 第26-27页 |
2.3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毒性的影响 | 第27页 |
2.4 测定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TNF-α、IL-1β、IL-6和NO分泌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1 细胞分组培养 | 第27页 |
2.4.2 ELISA检测细胞因子步骤 | 第27-28页 |
2.4.3 细胞培养液NO浓度测定步骤 | 第28页 |
2.5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8-30页 |
2.5.1 细胞RNA提取、完整性检测 | 第28页 |
2.5.2 RNA的逆转录(cDNA的合成) | 第28页 |
2.5.3 RT-qPCR引物和探针设计 | 第28-29页 |
2.5.4 RT-qPCR反应条件 | 第29-30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第30页 |
3.2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炎症细胞促炎因子分泌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NO分泌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炎症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3-35页 |
3.5.1 细胞中总RNA完整性 | 第33-34页 |
3.5.2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页 |
5 结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NF-κB炎症通路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7-5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1.1 材料 | 第37页 |
1.2 主要药品 | 第37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2.1 RT-qPCR试验 | 第38页 |
2.1.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38页 |
2.1.2 RNA的逆转录(cDNA的合成) | 第38页 |
2.1.3 RT-qPCR引物和探针设计 | 第38页 |
2.1.4 RT-qPCR反应条件 | 第38页 |
2.2 Westernblot试验 | 第38-40页 |
2.2.1 常规试剂的配制 | 第38-39页 |
2.2.2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39页 |
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9-40页 |
2.3 细胞凋亡荧光检验 | 第40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3.1 巨噬细胞总蛋白的完整性检测 | 第40-41页 |
3.2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1-44页 |
3.2.1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p-IκBα表达的影响 | 第41页 |
3.2.2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p-IKKβ表达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3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p-p65表达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4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TNF-R1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1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抗凋亡因子Bcl-XL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促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第45页 |
3.3.4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促凋亡因子Caspase-9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菝葜正丁醇萃取物抗炎活性成分分析 | 第50-62页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2 UPLC-MS鉴定菝葜抗炎活性成分 | 第50-51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50-51页 |
2.1.1 S5的色谱条件 | 第50-51页 |
2.1.2 D5的色谱条件 | 第51页 |
2.2 质谱条件 | 第51页 |
2.2.1 S5的质谱条件 | 第51页 |
2.2.1 D5的质谱条件 | 第51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51-61页 |
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1页 |
3.2 UPLC-DAD-ESI-MS分析 | 第51-61页 |
3.2.1 S5的UPLC-DAD-ESI-MS分析 | 第51-56页 |
3.2.2 D5的UPLC-DAD-ESI-MS分析 | 第56-61页 |
4 讨论 | 第61页 |
5 结论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5页 |
1 本研究的初步成果 | 第62-63页 |
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63-65页 |
2.1 研究不足之处 | 第63页 |
2.2 论文创新点 | 第63-64页 |
2.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介绍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