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山地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凤凰谷O_2 PARK山地运动公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运动对改善亚健康体质的作用第10页
        1.1.2 全民运动对运动公园建设的推动第10页
        1.1.3 运动公园景观缺乏与山地资源的结合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2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9页
    2.1 山地公园研究综述第13-21页
        2.1.1 山地公园相关概念第13-15页
        2.1.2 国内外山地公园历史沿革第15-19页
        2.1.3 国内外山地公园景观研究现状第19-21页
    2.2 运动公园研究综述第21-27页
        2.2.1 运动公园相关概念第21-23页
        2.2.2 运动公园历史沿革第23-25页
        2.2.3 国内外运动公园景观研究现状第25-27页
    2.3 运动公园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7页
        2.3.1 缺少针对运动公园景观方面的专项研究第27页
        2.3.2 缺少针对以人为本的运动公园相关研究第27页
        2.3.3 缺少针对运动与其他结合的相关研究第27页
    2.4 运动公园国内外研究发展的趋势第27-29页
        2.4.1 运动公园向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第27-28页
        2.4.2 运动公园向与休闲、自然景观结合的方向发展第28页
        2.4.3 体育运动公园研究向与多学科结合的方向发展第28-29页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第29-41页
    3.1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第29-31页
        3.1.1 案例概况第29页
        3.1.2 分析与借鉴第29-31页
    3.2 南宁李宁体育公园案例第31-34页
        3.2.1 案例概况第31-32页
        3.2.2 分析与借鉴第32-34页
    3.3 纽约总督岛公园案例第34-36页
        3.3.1 案例概况第34页
        3.3.2 分析与借鉴第34-36页
    3.4 比利时矿山游乐公园案例第36-37页
        3.4.1 案例概况第36页
        3.4.2 分析与借鉴第36-37页
    3.5 德国页岩体验公园案例第37-39页
        3.5.1 案例概况第37-38页
        3.5.2 分析与借鉴第38-39页
    3.6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山地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第41-47页
    4.1 山地运动公园提出的必要性第41-42页
        4.1.1 山地公园与运动公园关系互补第41页
        4.1.2 人们对缓解压力的需求第41页
        4.1.3 全民对健康体质的需求第41-42页
        4.1.4 城市对生态绿色的需求第42页
    4.2 山地运动公园概念第42-44页
        4.2.1 山地运动公园概念第42页
        4.2.2 山地运动公园特征第42-43页
        4.2.3 山地运动公园基本功能第43-44页
    4.3 山地运动公园规划原则第44-45页
        4.3.1 选择多种运动第44页
        4.3.2 彰显山地特色第44页
        4.3.3 突出运动主题第44页
        4.3.4 满足大众需求第44-45页
        4.3.5 尊重生态环境第45页
    4.4 山地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策略第45-47页
        4.4.1 丰富的功能分区第45页
        4.4.2 多样的游览路线第45页
        4.4.3 人性的运动场地第45-46页
        4.4.4 生态的山地空间第46页
        4.4.5 特色的景观小品第46页
        4.4.6 多彩的铺装图案第46-47页
第五章 凤凰谷O_2 PARK山地运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第47-76页
    5.1 项目背景第47-49页
        5.1.1 项目来源第47页
        5.1.2 区位背景第47-48页
        5.1.3 规划背景第48-49页
    5.2 项目周边环境分析第49-51页
        5.2.1 自然情况分析第49页
        5.2.2 景观资源分析第49-51页
        5.2.3 周边用地分析第51页
    5.3 项目内部场地分析第51-57页
        5.3.1 场地性质分析第51页
        5.3.2 原有建筑分析第51-53页
        5.3.3 原有道路分析第53页
        5.3.4 原有植物分析第53-54页
        5.3.5 山地条件分析第54-55页
        5.3.6 资源利用分析第55-56页
        5.3.7 SWOT分析第56-57页
    5.4 规划定位及规划原则第57-58页
        5.4.1 规划目标第57页
        5.4.2 规划定位第57-58页
        5.4.3 规划理念第58页
        5.4.4 规划原则第58页
    5.5 总体规划第58-61页
        5.5.1 用地规划第58-59页
        5.5.2 总体布局第59-60页
        5.5.3 分区规划第60-61页
    5.6 景观节点设计第61-69页
        5.6.1 入口景观节点第61-63页
        5.6.2 运动景观节点第63-65页
        5.6.3 休闲景观节点第65-67页
        5.6.4 文化景观节点第67-69页
    5.7 专项设计第69-76页
        5.7.1 运动设置专项设计第69-70页
        5.7.2 体育文化专项设计第70-71页
        5.7.3 植物专项设计第71-72页
        5.7.4 视线专项设计第72-73页
        5.7.5 道路专项设计第73-74页
        5.7.6 原有建筑专项设计第74页
        5.7.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82-87页
附录B 植物表第87-92页
附录C 设计图纸第92-94页
附录D 展板第94-96页
作者简介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遗址保护理念下的城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月牙湖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下一篇:基于校园文化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生活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