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8-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9页 |
1.3.1 农户技术或措施采用研究 | 第21-25页 |
1.3.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研究 | 第25-26页 |
1.3.3 集体行动研究 | 第26-28页 |
1.3.4 集体行动对技术采用影响研究 | 第28页 |
1.3.5 研究评述 | 第28-29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1-3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36-5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36-40页 |
2.1.1 水土保持措施 | 第36-37页 |
2.1.2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 | 第37-40页 |
2.1.3 集体行动 | 第4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40-48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40-42页 |
2.2.2 集体行动理论 | 第42-44页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44-46页 |
2.2.4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第46-48页 |
2.3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48-51页 |
2.3.1 集体行动对采用意愿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2 集体行动对等待时间的影响 | 第49-50页 |
2.3.3 集体行动对采用行为的影响 | 第50页 |
2.3.4 集体行动对采用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特征分析 | 第52-69页 |
3.1 我国农村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 | 第52-55页 |
3.1.1 开垦荒地、乱砍乱伐加剧水土流失(1949~1978) | 第52-53页 |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为主、集体为辅的水土流失区域自治(1979~2005) | 第53-54页 |
3.1.3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与集体组织共同治理水土流失(2006 年至今) | 第54-55页 |
3.2 水土保持措施的功效 | 第55-57页 |
3.2.1 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效益 | 第55-57页 |
3.2.2 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效益 | 第57页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第57-60页 |
3.3.1 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3.3.2 样本描述 | 第58-60页 |
3.4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现状 | 第60-65页 |
3.4.1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 | 第60-62页 |
3.4.2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等待时间 | 第62页 |
3.4.3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 | 第62-63页 |
3.4.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 | 第63-65页 |
3.5 水土保持措施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65-68页 |
3.5.1 农户对水土流失危害性及水土保持措施作用的认识不足 | 第65-66页 |
3.5.2 农户通过集体协作共同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意愿较低 | 第66页 |
3.5.3 政府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补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 第66-67页 |
3.5.4 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 | 第67-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集体行动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第69-82页 |
4.1 集体行动的指标体系 | 第69-72页 |
4.1.1 数据说明 | 第69页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第69-70页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0-72页 |
4.2 集体行动的测度过程 | 第72-76页 |
4.2.1 测度方法 | 第72-73页 |
4.2.2 因子提取过程及结果 | 第73-76页 |
4.3 集体行动特征分析 | 第76-80页 |
4.3.1 原始表征指标的特征分析 | 第76-79页 |
4.3.2 集体行动指数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的影响 | 第82-92页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82-83页 |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第83-84页 |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第84-86页 |
5.3.1 统计推断 | 第84-85页 |
5.3.2 模型构建 | 第85-86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5.4.1 集体行动对农户投资意愿的影响 | 第86-87页 |
5.4.2 集体行动对农户投劳意愿的影响 | 第87-89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89-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等待时间的影响 | 第92-106页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92-93页 |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第93-94页 |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第94-96页 |
6.3.1 统计推断 | 第94-96页 |
6.3.2 模型构建 | 第96页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96-10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七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影响 | 第106-116页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06-107页 |
7.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第107-108页 |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第108-109页 |
7.3.1 统计推断 | 第108-109页 |
7.3.2 模型构建 | 第109页 |
7.4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09-112页 |
7.5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种类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12-113页 |
7.6 稳健性检验 | 第113-114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八章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的影响 | 第116-131页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16-117页 |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第117-119页 |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第119-124页 |
8.3.1 统计推断 | 第119-121页 |
8.3.2 模型构建 | 第121-124页 |
8.4 集体行动对水土保持措施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4-127页 |
8.4.1 生产效率测度结果 | 第124页 |
8.4.2 集体行动影响生产效率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124-127页 |
8.5 集体行动对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7-130页 |
8.6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1-141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31-134页 |
9.1.1 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特征 | 第131-132页 |
9.1.2 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特征 | 第132页 |
9.1.3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9.1.4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等待时间的影响 | 第133页 |
9.1.5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9.1.6 集体行动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的影响 | 第134页 |
9.2 政策建议 | 第134-139页 |
9.2.1 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提高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意愿 | 第134-135页 |
9.2.2 培育“精英”农户,完善集体行动动员机制 | 第135-136页 |
9.2.3 制定集体行动参与规则,构建公共产品成本分担机制 | 第136页 |
9.2.4 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农户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 第136-137页 |
9.2.5 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行为 | 第137-138页 |
9.2.6 加强技术推广服务,改善水土保持措施采用效果 | 第138-139页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作者简介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