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介质混合目标的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6-17页 |
|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矩量法与表面积分方程 | 第19-33页 |
| 2.1 矩量法 | 第19-24页 |
| 2.1.1 矩量法数学原理 | 第19-22页 |
| 2.1.2 RWG基函数 | 第22-24页 |
| 2.2 多介质模型的表面积分方程 | 第24-28页 |
| 2.3 激励源 | 第28-31页 |
| 2.3.1 平面波 | 第29-30页 |
| 2.3.2 电压源 | 第30-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多介质模型的异步并行MLFMA | 第33-69页 |
| 3.1 快速多极子算法 | 第33-40页 |
| 3.1.2 快速多极子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7页 |
| 3.1.3 快速多极子算法离散积分方程 | 第37-39页 |
| 3.1.4 FMM矩阵向量乘积的运算 | 第39-40页 |
| 3.2 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 第40-45页 |
| 3.2.1 MLFMA的数学原理 | 第40-43页 |
| 3.2.2 MLFMA矩阵向量乘积的运算 | 第43-45页 |
| 3.3 异步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 第45-52页 |
| 3.3.1 并行计算概述 | 第45页 |
| 3.3.2 并行硬件平台 | 第45-46页 |
| 3.3.3 同步并行方法 | 第46-48页 |
| 3.3.4 异步并行方法 | 第48-52页 |
| 3.4 数值算例 | 第52-68页 |
| 3.4.1 收敛性验证 | 第52-57页 |
| 3.4.2 金属与单介质模型并行效率分析 | 第57-61页 |
| 3.4.3 多介质模型并行效率分析 | 第61-66页 |
| 3.4.4 工程应用 | 第66-6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高阶矩量法混合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 第69-79页 |
| 4.1 高阶矩量法 | 第69-74页 |
| 4.1.1 细导线上的电流展开 | 第69-71页 |
| 4.1.2 细导线上矩阵方程的建立 | 第71-74页 |
| 4.2 HOMo M-MLFMA混合方法 | 第74-75页 |
| 4.3 数值算例 | 第75-7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5.1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