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1.1 纳米材料的毒性 | 第18-21页 |
1.1.1 概述 | 第18-19页 |
1.1.2 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影响 | 第19-21页 |
1.1.3 纳米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 第21页 |
1.2 两亲性多糖自组装 | 第21-24页 |
1.2.1 AMPDs的合成 | 第22-23页 |
1.2.2 AMPDs的自组装 | 第23-24页 |
1.3 肿瘤靶向治疗 | 第24-29页 |
1.3.1 概述 | 第25-26页 |
1.3.2 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 | 第26-27页 |
1.3.3 肽介导的主动靶向 | 第27-28页 |
1.3.4 核酸适配体介导的主动靶向 | 第28-29页 |
1.3.5 小分子介导的主动靶向 | 第29页 |
1.4 立题依据和目标 | 第29-32页 |
1.4.1 论文主题依据 | 第29-30页 |
1.4.2 论文工作目标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44页 |
2.1 前言 | 第32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32-3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2.3.1 氧化淀粉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2 不同氧化度的氧化淀粉的~(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第34页 |
2.3.3 不同氧化度的氧化淀粉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页 |
2.3.4 氧化淀粉和钙离子的交联 | 第34-35页 |
2.3.5 氧化淀粉和铁离子的交联 | 第35页 |
2.3.6 氧化淀粉在pH 3水中的自组装 | 第35页 |
2.3.7 氧化淀粉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35页 |
2.3.8 温度对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粒径的响应 | 第35页 |
2.3.9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装载DOX | 第35-36页 |
2.3.10 不同pH下DOX的释放 | 第36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2.4.1 不同氧化度的氧化淀粉的~(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第36-37页 |
2.4.2 淀粉及氧化淀粉的XRD分析 | 第37页 |
2.4.3 氧化淀粉和钙离子的交联 | 第37-38页 |
2.4.4 氧化淀粉和铁离子的交联 | 第38-39页 |
2.4.5 氧化淀粉在pH 3水中的自组装 | 第39-41页 |
2.4.6 氧化淀粉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41页 |
2.4.7 温度对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粒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2.4.8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装载DOX | 第42页 |
2.4.9 不同pH下DOX的释放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修饰与低毒性 | 第44-58页 |
3.1 前言 | 第44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44-4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3.3.1 靶向氧化淀粉和PAA的制备 | 第45-46页 |
3.3.2 修饰后氧化淀粉和PAA的表征 | 第46页 |
3.3.3 修饰后氧化淀粉和PAA装载DOX | 第46页 |
3.3.4 氧化淀粉和结构类似物PAA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46-47页 |
3.3.5 氧化淀粉和结构类似物PAA的急性毒性实验 | 第47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3.4.1 氧化淀粉和PAA的修饰 | 第47-48页 |
3.4.2 修饰后氧化淀粉和PAA的表征 | 第48-50页 |
3.4.3 修饰后氧化淀粉自组装体装载DOX | 第50-51页 |
3.4.4 氧化淀粉和结构类似物PAA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51-52页 |
3.4.5 氧化淀粉和结构类似物PAA的急性毒性实验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肿瘤靶向的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生物水平表征 | 第58-70页 |
4.1 前言 | 第58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9-61页 |
4.3.1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荧光标记 | 第59页 |
4.3.2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细胞摄取 | 第59页 |
4.3.3 载药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细胞杀伤作用 | 第59-60页 |
4.3.4 HepG2荷瘤小鼠模型构建 | 第60页 |
4.3.5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体内分布 | 第60页 |
4.3.6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肿瘤治疗效果 | 第60-61页 |
4.3.7 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或增殖检测 | 第61页 |
4.3.8 安全性评价 | 第61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4.4.1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细胞摄取 | 第61-62页 |
4.4.2 载药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细胞杀伤作用 | 第62-63页 |
4.4.3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的体内分布 | 第63-64页 |
4.4.4 氧化淀粉自组装体肿瘤治疗效果 | 第64-65页 |
4.4.5 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检测 | 第65-66页 |
4.4.6 安全性评价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5.2 创新点 | 第71页 |
5.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4-86页 |
附件 | 第86-87页 |